第36章 钟会(2)-《惊雷入汉》
第(2/3)页
见刘林恢复了拘谨,刘禅知道若驾驭此人尚须一番功夫,也不着急,挥手示意比试继续进行。
最后一名参赛者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谌,也是刘禅七个儿子中最为聪敏的一人。刘晨,刘林二人出色的发挥,让众人对刘谌不免多了些期望。刘禅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虽是聪慧,比起刘瓒,刘恂武力都要差不少,多半是重蹈覆辙了。想想自己的几个儿子马上便要在此全军覆没,刘禅莫名悲痛,若是从小就由自己培养,怎么也能有几个争气的。
刘谌上了赛道速度也是不慢不多时便到了终点,场下众人看的傻眼,刘禅却乐了起来。先前赛过的几个宗室都是捶胸顿足,大呼不值。原来刘谌每到障碍前便纵马从障碍旁绕过,如此反复,轻轻松松的到了终点。皇室子弟经常外出狩猎,箭法不能称好也差不到哪儿去。刘谌瞄了许久,一箭射中红心!
布置障碍物之时因为没有合适的物品,所以都是临时搭构。两边难免留有空隙,不想被这小子钻了空子不说,自己先前公布的规则中也没说明一定要跃过障碍物才算数。想想刘禅不禁有些蛋疼,见刘谌过来跪拜谢恩,又不能当面斥责,于是只好赞扬了几句,宣布比试结束。
回到后宫刘禅心里美滋滋的,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儿子没输给其他人。一时间倒是忘记了这儿子不是自己生的。
魏军大营中,司马昭论功行赏。奖赏之前却是处罚,将军李广临阵畏敌导致吴人突破南营,先被拖出营外斩首示众。接下来是泰山太守常时,常时带着三千魏军在李广营盘附近,由始至终竟是任由吴人肆虐按兵不动。常时自称患病在身,司马昭冷哼一声不由分说,命人拉出帐外砍了。
此番魏军损失了足有四万兵力,但也杀了近四万淮南军和吴军,可谓是平手。吴军是前来救援寿春,步骑三万人只得进城五千残军,随着全怿,全端兄弟投降的吴军也有五千人上下。双方军力损失似乎相差无几,士气则是截然相反。看到城内的吴军惨样,任谁也不会再指望这样的外援,淮南军没有战败,可士气在此受挫已是必然。魏军方面受降了全怿兄弟,杀退了敌人的内外夹击,气势高涨不在话下。
论起首功魏将各自谦虚,胡奋推给王基,王基让给州泰,州泰转给陈骞,陈骞塞给钟会,钟会则说是大将军司马昭运筹帷幄。一圈下来,头功落在了司马昭头上。司马昭哈哈一笑,这首功还是王基的。城东,城南的魏军都由王基指挥,西路的魏军只是最后时刻来援捡了个便宜。没有王基大军的浴血奋战,也不会有西路军的胜利果实。
胡奋腹背受敌仍固守营盘死战不退,成功阻延了吴军与淮南军汇合的时间,纵是营破也是大功一件。其弟胡烈冲锋在前亲帅精锐抵挡焦彝,杀敌甚众以功补泰山太守之缺。州泰收拢败军围困东吴人马,陈骞分兵奇袭绕路救援胡奋这都一一记录成文案使人呈往项县,给魏帝曹髦过目。
司马昭赏罚分明众军士气大振,于是仍由王基督统诸军负责寿春东,南之围。奋武将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泰山太守胡烈各分一军负责江东方向的防御。分拨已定钟会由怀中拿出一封刚刚写好的信件交给司马昭道:“请大将军过目。”
司马昭结果一看,大悦道:“士季深得吾心,由此淮南不足虑矣!”
钟会笑道:“诸葛诞,文钦素有旧怨,今吴人怏怏入城必为淮南军耻笑。以全怿之笔煽动吴人挑拨其内,东吴降卒每日劝降于外,早晚城内必生祸患。”众将闻言,皆是赞同钟会所言。寿春城墙高大兵力众多,诸葛诞准备充分,若是强攻损失必重。作为魏国的“内战”来说,力拼绝对不是上策。
待众人走后,帐中只剩下司马昭与钟会二人。司马昭道:“据报孙綝起吴军十万前来寿春,士季可有对策?”
钟会道:“寿春之围未固不利交战,当使一军另辟战场拖延吴军为上策。”
“哦?孙綝大军至此怎说也要一月之后,士季何言寿春围不固?”司马昭好奇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