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白玉京考试】 【温馨提示一:及格者方能进入白玉京, 请各位考生按照自己真实情况作答,莫要欺骗灵。】 【温馨提示二:你的回答将与你进入白玉京后所能看到的书籍绑定,请慎重对待。】 【温馨提示三:以进行场求助, 只有三次机。】 【温馨提示四:遵守考场规则, 违规者,资格作废。】 【温馨提示五:不写字,看不懂字的人不必担心, 兽白鸠在你们脑海里替你们念题,有答案便在心底默念, 白鸠记下来, 不必尔等笔。】 好吧, 其实三件好事应该是有的。 浏览一遍考试规则后, 刘彻深吸一口气, 重新提起笔, 落墨。 ——你是好人吗? 答:不是。 卫子夫观看着投影,脸『色』微妙变。 刘据低声问:“阿母,回答不是,那九分还能拿到吗?” 不是好人,怎么做好事呢? “能。” 刘据内心『乱』成一团麻, 而他的母亲依旧镇定自若,“据, 你要白, 不是一好人, 并非代表他做不好事。” “陛下落笔!”那些百姓围观着画卷,目光在纸上认认真真扫看。 不是所有百姓都识字,所以,系统还贴心加上配音—— “第一件好事:唯是举。小吏能做官, 商贾能做官,贫民能做官,奴隶能做官,越人、匈奴人能做官。” 这也算? 众人愣然。 然而,怔儿后,有人小小声说:“我听说以前想做官只有两方法,一是中长辈在朝,以向朝廷推荐子孙一人为官,不问德行,不问干,只要推荐便能被选中。” 里有权能当官。 “那另一方法呢?” “产达四万钱,且华卓越,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不在列。” 没有权,里也得有钱能当官。 当然,也有例,比如皇帝下诏,要求全国官员举荐贤,不问身,只问能,是,这太不稳定,不曾形成固定规章制度。 直到刘彻上位,将举贤变为一项制度——察举制,从往的以钱、权选官,变成唯是举。他要求官员每年必须推荐一人,否则就治罪,免官。 有人轻声说:“以往只有有钱有权的人能当官,是陛下给我们机,给我们……一丝的公平。” 等到汉末时,察举制、举孝廉已经成为世大族刷声望的利器,然而,在制度刚来时,确实打破官僚富豪对政治的垄断,无论在商在农,都有机将入相。 有做官野望却又身不够的人,缓缓绷紧下巴线条后,对着画卷中大汉天子行一礼。 谁能言,功绩不是好事? 刘彻写完第一件,笔下没有任停顿,理直气壮写第二件:“任用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