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渭水之盟(三)-《驿唐》
第(2/3)页
颉利暗恼,“笑话,我大军前来岂能空手而回?”
“那你想要什么?怎么要?”
听到李世民的反问颉利顿时语塞。要什么?当然是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美女奴隶了。怎么要?当然是用手中的弯刀和弓箭了。只是颉利知道若直接对李世民这样说接下来肯定是一场恶战。颉利到现在还没吃透李世民到底有什么底牌他也不愿轻易撕破脸皮。
李世民见颉利不语,转身用马鞭指着身后,“朕身后是朕的肱骨之臣。左仆射萧瑀、中书令房玄龄、门下侍中高士廉、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他们都才智高绝对朕忠心耿耿。有他们辅佐朕,大唐的兴盛指日可待。”
颉利诧异,“你告诉我这些是什么意思?”
“朕告诉你这些是要让你知道大唐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果你愿意和大唐继续盟好,朕欢迎之至。如果你像今天这样擅自撕毁盟约侵扰大唐,那么朕不会再对你这般客气。今天朕言尽于此,何去何从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颉利面露冷笑,暗忖,我率二十万大军陈兵长安城外,随时可以攻入长安。你李世民除了胆子大还能有什么招数?
颉利的笑容正盛,李世民忽然举起马鞭侧耳道:“听。”
颉利不解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只听长安附近的大地忽然传来轻微的震动,很快急促的马蹄声从长安城两侧传来。颉利急忙翘首张望,只见长安城两侧忽然涌出无数旌旗,随后旗帜招展马蹄纷沓无数唐军海啸山呼般涌来,很快就沿着渭水在长安两侧布下了两道防线,与突厥人隔河相望。
蹄声如雷旌旗如云人潮汹涌,只在极短的时间内渭水对岸出现了十多万唐军!这阵式令那些突厥将领们直冒冷汗。若再有这样一支队伍出现在他们背后……想想都头皮发麻。而看到这一幕的颉利也已面色苍白,张大嘴望着仿佛突然间出现的唐军,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李世民遥指着诸将介绍道:“上柱国秦琼,他你应该认识。朕率军攻打王世充时他在万千军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尉迟恭,就是他前些日子在泾阳生擒了阿史德乌没啜。河间王李孝恭,萧铣的数十万大军被他打的望风而降。马三宝,朕之恶来。柴绍,朕的姐夫年轻时就以勇武闻名长安。侯君集、段志玄、张公瑾这些人追随朕多年,忠贞不二勇武无比,朕一个命令他们赴汤蹈火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李世民每说一个人颉利的心就往下沉一分,等李世民介绍完了颉利已明白李世民早已做好恶战的准备想来硬的只怕不行了。
李世民见颉利迟疑知道震慑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微微一笑,“颉利,你我曾签订过盟约,朕也不希望刀兵相见。你若退去盟约依旧有效,大唐会按照盟约奉上金银财帛。你若执意要战,朕一定奉陪。”
颉利眼珠一转,“执失思力何在?”
“他冒犯了朕,朕将他暂时拘押在门下省好生反省。你放心朕不会杀他。”
颉利点点头,“容我考虑考虑。”
“可以。不过朕奉劝你,你率大军孤军深入大唐腹地可以说四面皆敌,时间久了必然生变。朕虽是一国之君可群臣的意见朕也得认真考虑。颉利,你仔细想想吧。”
李世民说完拨转马头从容而去。只留下颉利一人立在桥上望着陈列于渭水河岸的唐军默然无语。
李世民率众人回宫,忙活了好几个时辰他们水米未进早已饥肠辘辘。李世民也饿的厉害命尚食监为众人准备吃食。
众人落座后,房玄龄后怕不已地道:“刚才臣捏了一把汗唯恐颉利鬼迷心窍对陛下不利。”
其他人也点点头纷纷露出后怕不已感慨万千的神情。
李世民淡淡一笑,“颉利此人生性猜忌,朕表现的越是淡定从容他心里越没有底。而且颉利在草原上施行严苛法令,诸部皆心生怨隙,虽然此次诸部都派兵跟随颉利来长安却未必愿意听从颉利的命令与大唐死战。他们心里想的应该还是如何保存实力。颉利肯定明白这些人的心思,所以朕以为他也不敢轻启战端,否则战事一开他也无法控制。”
萧瑀点点头,“还是陛下想的透彻,臣自愧不如。”
李世民一笑摆摆手道:“召杜尚书、李尚书、李将军来。”
很快,李靖、李绩、杜如晦来到。
李世民对杜如晦道:“诸路大军已经来到,你安排一下做好犒军事宜。另外,他们长途奔劳只怕士卒体力不支,需多备些草药救治免得累出毛病来。”
杜如晦点头应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