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渭水之盟(一)-《驿唐》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一三七章 渭水之盟(一)
似乎是印证麦紫澜所言一般,次日一早太子颁布太子令(皇帝的圣旨称敕,太子称令,亲王称教),将秦琼、程咬金、段志玄、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等人权领左右监门卫的将军、率等职务(所谓权领即暂代职务)。对此安排百姓及文武百官甚至李渊本人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谁家娶媳妇都得多安排几个人手看紧财物和大门,何况是陛下退位、太子登基这等大事?
不过这个变动落在某些有心人眼里立刻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取消了原来的计划。
李潜看到太子令有关监门将军、率的变动对麦紫澜佩服的五体投地。从这一点来说李世民对他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消息还是很重视的。李潜心中小小的得意了一把,一瘸一拐若无其事的到兵部点卯。
上午张希元、贺彬之等人回来向李潜汇报了查抄情况并奉上查抄东西的登记副本。这次查抄张希元多长了个心眼,只是将张明塘的家产进行了登记没动任何东西。天一亮他们就通知蓝田县令让他派人去看管宅子,他们则带着屠兴仁和张明塘家中的一干仆役返回长安向李潜回报。
听到张希元的回报李潜暗松一口气。按照律法规定,他们不属于司法机关且没有陛下或太子的旨意无权抄人的家否则便犯了大罪。当时他心里窝了一肚子邪火才失去冷静下令查抄,事后清醒过来他立即后悔了。当时李潜就想派人通知张希元的,只是他反应过来时天色已晚不好再派人通知只能作罢。为此一晚上李潜都揣揣不安,生怕此事闹大被御史抓住小辫。现在得知张希元老成持重没抄张明塘的家怎能让李潜不暗松一口气?
李潜当下重重夸奖了张希元和贺彬之,然后仔细看了看张明塘家产的登记副本,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他便让张希元、贺彬之两人将张明塘、屠兴仁以及一干仆役押送到大理寺。牛弼安排一队人帮着张、贺两人押送后便辞别李潜去柴绍那复命。
大理寺那边显然已经得到了关照,接收了这些人后立即将升堂审讯,不到一个时辰便审理完毕,判张明塘、屠兴仁抄没一半家产流放襄州。不过张明塘、屠兴仁其实根本没赴襄州。他在牢狱中呆了四天还未来得及动身便迎来了李世民登基后的首次大赦天下,两人也在赦免之列被释放回家。
李世民登基后紧接着大封群臣。长孙无忌、李孝恭、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李绩、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柴绍、张亮、侯君集、秦琼、程咬金、唐俭等人皆有封赏。李潜也由武威男晋威武子。
新皇登基封赏群臣本是的正常之举。对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的封赏群臣虽心有不满但考虑到他们跟随李世民多年立下了不少功勋,所以群臣纵然心中不满也只能忍着。但看到晋升李潜的爵位很多人心中集聚的不满立刻爆发了。这也难怪,李潜年纪轻轻追随李世民的时间也短,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相比,他立下的功劳更是乏善可陈,群臣不拿他开刀拿谁开刀?于是乎许多官员当庭反对李潜晋爵。更有许多人认为自己的功劳比李潜要高的多却没得到应有的封赏心中更是愤愤不平拼命鼓噪反对李潜晋升爵位。
对于群臣的反对李世民只说了一句,“千军之中斩敌酋首级尔等谁可为?若有立下此等军功者朕一并封他。”此言一出立刻将那些反对的官员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这些鼓噪反对的人大多数是文官极少有武将。其实有资格站在朝堂上的武将哪个没有得到封赏?哪个没有公侯的爵位?谁会看上一个小小的子爵爵位?
封赏风波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很快就被更大的波澜取代。大唐的权利更迭肯定瞒不住突厥人。六月初四的玄武门之变其实没过几天就传到了突厥人的耳朵里。当时突厥人原打算趁李建成新死朝堂震动之机大捞一把。怎奈突厥人这次侵扰的太早了,自四月份进犯中原一直到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中间足有两个月,他们的锐气消磨的已差不多了。而且在此期间大唐已经派出了多支大军顶住了突厥人的攻势,这种情况下突厥人想突破大唐的防线都难。突厥人见奈何不了大唐索性撤回去休整。
突厥人休整了一段时间,颉利重新联合突利等小可汗发兵二十万进犯大唐。在路上他们得知了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的消息,颉利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这次突厥人一改常态没有在进入大唐境内后四下分兵劫掠,而是绕过城池直奔长安而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