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渭水之南,优胜劣汰(上)-《永历四年》


    第(1/3)页

    明之潼关,乃是历代潼关中占地最大的一个。自明初时潼关建卫,直至今日,关城的扩建,城内的千亩良田也被民户商铺圈占了不少。这座陕西连通中原的门户,亦是商旅往来的要冲之地,城内商铺林立,商旅不绝,承平时之繁华不似关隘、卫城,反倒是与内地要冲之地的那些往来如织的县城相仿佛。

    城墙被轰塌,待硝烟散尽,大队的新军结阵突入豁口,几乎没费什么气力就夺取了豁口的控制权。

    接下来,新军把住豁口,虽地形狭窄,但却并不妨碍其鱼贯而入。关内的关宁军在战前就已经被胡国柱提醒过,此番反正不比其他,什么满清必欲除之方可震慑地方之类的话倒也只是对军官说了,可诸如他们屠了满城的事情却是对所有士卒都言及到的。

    屠满城,满清是绝对无法容忍的,没了退路,即便是城墙塌陷,新军把住了缺口,胜负看上去已成定局,这支关宁军也没有立刻选择弃甲归降,至少在胡国柱死前还在城中与新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巷战。

    然而,新军在战斗力上呈现碾压性的优势,鱼贯而入的新军列阵前进,面对城中大道两旁不时的明枪暗箭,在不断分兵展开的同时也不断的向着潼关的指挥中心,也就是胡国柱设在卫指挥使衙门的指挥部推进。

    新军结阵前进,胡国柱也是极力组织部队反扑,但是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太大,很快新军就突破了衙门的大门,而胡国柱在重新夺回城池无望的情况下,眼看着新军杀入官厅,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只得用佩剑抹了脖子。

    城中有组织的抵抗随着胡国柱这位主帅的死而宣告终结,成批的关宁军在看到了胡国柱的首级之后便垂头丧气的放下了武器,乞求清军的宽恕。靠近南城的部分关宁军则逃了出去,只是面对城外的新军游骑有多少能够逃出生天就很难说了。除此之外,尚有小半的关宁军和陕西义军在城内进行着绝望的抵抗。这些人大抵是抱着投降也未必有活路,或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心思与清军在城内继续搏杀,而他们也是胡国柱死后守军中能够有尊严的死去的那一批。

    守城的关宁军总计有九千之众,外加上三千吴三桂新近招揽的陕西义军,除了战死和极少数逃脱掉的,剩下的大半尽数被新军俘获。

    城中的抵抗被彻底荡平之后,新军用长矛将已然押出了城的俘虏驱赶到了黄河之畔,将这些已然放下了武器的关宁军一步步的推进奔腾的黄河。

    “背叛朝廷,屠了满城,还想活命,真是可笑至极。”

    眼前是关宁军在长矛的不断前推之下不断后退,每一秒过去都会有不少关宁军被赶落进黄河的滚滚奔流之中,在那份浑浊中起起伏伏,最后彻底消失在那一片从黄土高坡上冲刷下来的土黄色之中。

    渐渐的,新军似乎对关宁军的落水速度有些不太耐烦了,干脆加快了速度,但凡是后退稍慢的都会直接捅死在河滩上,直到将最后的那几个普通百姓打扮的汉子捅死在当场才算是告一段落。

    长矛直刺,新军熟练的扭动枪杆,一下子就从最后的那个义军的腹中带出了些粉红色的肠子。义军捂着创口,双腿却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缓缓的跪倒在地,伴随着口中涌出的鲜血,意识也愈加的模糊起来。

    “早知如此,还不如趁着有武器时换上几个鞑子的性命,也好过这般啊。”

    义军倒下,新军上前给每一个死在河滩上的俘虏再补了一下子。意犹未尽的看过了这一幕惨剧,济度扫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刘成,对于这里也失去了兴致,转而向潼关方向而去。

    解决了守军,新军全军进入潼关,我大清镇压抗清运动,在作战结束后最为常见的奖励和威慑手段也正式上演。

    潼关之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