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蹇义也站了出来。 他朝着太子爷拱手道:“开海禁,非同小可,此事朝廷必须大议,而且要经过皇爷批准。” 听这两位大佬的意思,似乎是不怎么想开海禁的。 朱瞻基有些失望,他原以为,杨士奇,蹇义他们会站在自己这边的。 范秋颔首,看向杨士奇,蹇义两位大臣:“杨大人,蹇大人,你们说的的确不错,这是开海禁的风险。” “那么,开海禁的好处呢?” 杨士奇,蹇义默然。 他们暂时不想和翰林院的大儒们斗争,所以退避三舍。 范秋继续看向太子爷,拱手道:“太子爷,开海禁,乃互利互惠,大大促进国内的发展,手工业的制造,必定会更加繁荣。” “或许,我们的大明百姓,以后可以不靠种地为生,而是各种手工业,纺织业,齐头并进。” 方城远也站出来道:“请太子爷考虑。” 张善忠拱手道:“请太子考虑。” 这群翰林院的清贵,以前最是腐朽,要是谁敢忤逆祖宗定下来的规矩,那么他们势必纠缠不放。 可谁能想到,这群腐儒,竟然思想能这般创新,反倒是成为了朝廷上,眼光最远的一群人。 这都来源于太孙的心学改变啊。 太子爷颔首:“这事儿我做不了主,等哪天皇上回来了,咱们再论这件事吧。” 监国太子,就是有一切的权利。 太子爷若是答应,也并非不可,他可以直接答应后,再告诉朱棣,他完全有这个决策权。 如今太子推脱,只能说明太子爷有些不赞成开海禁这个策略。 范秋直言不讳,沉声道:“太子爷,您是不赞成吗?” 身为翰林院大儒,人情世故他们少通,所以敢这么直接怼上太子爷。 可朱瞻基看得高兴啊。 他爹虽然不赞同,可不要紧,只要翰林院步步紧逼,总能让太子爷妥协的。 一旦妥协,汉王就会焦头烂额,国内就会迎来新的发展,大明会越来越强盛的。 而自己在未来登上皇位后,也就有了征战四方的资本! 太子爷被这么一噎,直接给整得尴尬一笑。 四周的百官,也都看出来了翰林院这些大儒上朝的目的。 他们,就是要求开海禁来的! 而且看他们这个架势,翰林院所有人都上了折子,明显是要大干一场了。 这个时候,谁敢阻拦翰林院的清贵们? 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百官们都没有多嘴。 朝堂之上,短暂地安静了片刻后,却有人站出来了。 率先站出来的,是兵科给事中胡滢! 胡滢高喊道:“太子爷,此事断不能答应!” /86/86351/27316972.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