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算要做,那也是诸葛青山第二。 至少诸葛青山,不能影响任何一方将领,人脉关系与威望都只在朝堂上。 一群文弱书生? 常言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少爷,要我说啊,这朝堂太复杂了……既然您已经将新粮,交给夏国推广了,想必很快天下人就能吃饱饭了。” “要不您跟我回太皇山去吧,那儿的人都心思单纯,用不着废这脑子。” 典一有些厌烦,这些算计与心机,觉得实在是无趣又危险。 “吃饱饭……只是第一步罢了。” 方觉摇头。 “何楼前那样的伪君子,不知道藏着多少……他们打着朝廷的旗号,欺压百姓,欺行霸市……需要改变的不只是农作。” 一个社会的好坏,最终还是看上层。 溯源而上,所有不正之风,一定是从高层开始流传的,下面的人才敢有样学样。 千百年来,老百姓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勋贵们不在乎。 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下面的老百姓怎么过活。 只要还能活,就接着压迫,若是有人反抗那就镇压……压不住了,丢几个人出来平众怒,然后继续循环。 要改变,需要革命! 之所以来大夏,是因为这里,最适合方觉积蓄力量。 朝职、兵权,方觉并不是不需要,而是眼下不能要太多。 “少爷,您想要改变朝局,整顿吏治……甚至是变法?”典一终于明白了,少爷为何要做那么多准备。 若是来大夏国升官发财,是不需要准备那么多年的。 方觉回头,瞥了典一一眼,微微昂首。 变法,又如何? 典一瞪道:“这太……不可能,上一个主张变法人,坟头草都长成参天大树了!” 变法,自古以来,就存在。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革命。 历史每次巨大进程,或是人类文明进化,都有变法的作用。 而每一次,主张变法的人,都位极人臣,如日中天。 但很快,就会被打落云端,成为君王用来给在变法期间得罪的权贵,泄愤用的工具。 没有一个主张变法的人,有好结果,不论变法是否成功。 不信,翻一翻史书,下场最好的也是贬谪流放。 “少爷,咱不干这官儿了,这太危险,还是回太皇山吧?”典一很担忧。 “对了,带上叶姑娘一起回去。”他又补充道。 方觉哂笑不已。 /109/109274/29368239.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