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万事开头难-《从来没有的帝国》
第(2/3)页
在这种情况下,事情的发展就可想而知了,小唐伯爵亲自下田查看,鼻子都要气歪了!这都几天了,连个开头都还没挖好!
几百号农民就在那站着,偶尔监工过来就挥动两下锄头,没人看着就躺下睡觉——他们宁愿躺下睡觉都不愿意稍微动一下手指!
难道他们都不知道挖沟渠是为了大家的利益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不挖,总会有人挖,就算都没人挖,大不了还是像现在这样半死不活的熬着,反正年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于是小唐伯爵就悟了,他知道自己又犯错了。
这是组织度的问题,就好像木炭与钻石,尽管他们都是炭,但是结构不一样,所以结果是天差地别。
新中国建立后,在主席的时代28年时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塘坝640万口(10万立方米以下);总库容4千多亿立方米。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其“工程总量”体积折合土石方3610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座三峡工程。若参照目前水利工程造价,按土石方量简单折算,总造价为240万亿元;超过1980-2008年以来中国所有p总和。令人惊异的是,如此巨大的水利建设投入还只是当时全国基本建设总投入的7。08%!
建国时期的农民,和中世纪的农民有什么不同吗?他们一样是人,他们一样要吃喝拉撒睡,一样要为饮食住行而发愁;但是建国时期的农民,他们有理想,他们肯奉献,这,才是最本质的差别。
小唐伯爵自问不是那位伟人,没那个本事,又没那个能耐,这个世界到现在更没有什么**信仰,但是既然说到信仰那就好办了,信共产也好信基督也好,对于农民而言那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让小唐伯爵头痛的事还多着呢!相比之下农民不合作反而是最好办的了——例如,他哔哔的农民竟然还在用木犁!
然而这就是小唐伯爵少见多怪了,铁器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是力量的象征。即便是到了现在,钢铁产量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力量的最重要评价标准。而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除了中国这种怪物级别的国家,其他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直到19世纪农奴在田地里劳动用的还是木犁!
会出现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和欧洲的科技树diǎn的不同。
欧罗巴的冶铁技术,正如我们常常在电影里或者中见到的一样,一个铁匠铺,一个铁匠加上几个学徒,小作坊家庭式生产,需要的时候打开风箱敲两锤子,不需要的时候就不用。这样的工作方式,自然是没法形成大规模集体化的冶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