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越……山一程,水一程……” 句句成名句,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周乾小嘴叭叭的跟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自己记得的都丢了出来。 不远处的刘三吾觉得好诗可以记下来,谁知道他写的还没有周乾作的快。 钱唐眼神有了变化。 他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写诗的,这简直是大明的诗才。 夏元吉和刘三吾,黄子澄和齐泰他们也来了,听到诗,只觉得这小子是被农户的身份给耽搁了。 齐泰喃喃自语道:“这个徒弟是我的啊。” 黄子澄低声道:“这是我给允炆殿下物色的。” 徐妙锦此刻嘴巴长的能够塞下一个鸡蛋,但她很快又淡定下来。 周乾又继续作诗。 钱唐气的脸色铁青,有些口干舌燥起来,站在那里都快要晕倒。 “老师?” “钱先生。” 周乾道:“钱老尚书,论年龄我不如你,但作诗写文章你不如我。” 这句话清晰的落在殿内,和殿外人的耳朵里。 没有任何人反驳周乾的话,绝对没有人反驳,他们心服口服。 众人坚信,大明朝在无第二个如此诗才。 文无第一这句话,恐怕要改一改。 文有第一! 此时,很多官员没有同情钱唐。 反而觉得钱唐清高自傲,让他们名儒清誉不保。 翰林院几个官员立刻站起来,过去扶住钱唐和一旁有些傻愣的钱仲。 “周公子,请不要过分。”有几个文官虚张声势的替钱唐出头。 周乾似乎不过瘾,看到几个翰林院官员道:“想不认输?若是想为你家老师讨回公道,尽管来,一起上。” 钱唐和翰林院的几个人,看着周乾觉得不可思议,气的说不上来话。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翰林学士决定为钱唐讨回声望,不能让钱唐给这个农户道歉。 随后,七个穿常服的人走过来。 “我乃正五品,翰林学士,赵理。” “刘有新,翰林侍讲,正六品。” “我乃翰林侍读,方居德,正六品。” “蒋文山,翰林修纂,从六品,洪武二十一年状元郎。” “我乃翰林编修崔志,正七品,洪武十七年探花郎。” “钱越,五经博士,正八品。” “我乃翰林侍书,正九品,秦如海。” 周乾看着几人,蒙了,做自我介绍吗?还是想为钱唐出气。 这是捅了翰林窝了?还要比到什么时候。 “我们也要与你比试。” “不比诗词。”周乾提醒。 看他们打算轮流来,便道:“这样吧,节省时间,我要回去睡觉,你们七个一起上吧。” 学宫里的人不淡定了,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周乾。 蓝玉也气,这小子太冲动了,又跟翰林院的干上了,赢了一次是侥幸,第二次怎么办。 徐妙锦整个人是懵掉的,她觉得自己今日才是重新认识周乾,心里有些期待。 在场的人也都期待,期待这个大明诗才如何赢七个翰林官员。 /84/84133/1914673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