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艺术就是“美”。 而观众们欣赏艺术,实际上也很简单。 分析,欣赏展现美的作品(审美)。 仅此而已。 比如,我觉得海面上凌空的太阳映衬出火烧云的景色很美。 于是,我用非常专业严谨,符合逻辑的绘画技巧将其画出来,这便是艺术作品。 或写实,或写意,或清晰,或模糊。 而观众们看到这样一个画作,无论表达的方式如何千奇百怪,但脑海中真的浮现出了这一片美景,并且在画家的处理下感受到了不同细节的美感。 这就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者之间的对话。 你可以夸张,荒诞,开拓更多不同的形式与技巧。 但这些技巧与形式是符合逻辑的。 《符合逻辑》! 艺术≠阴间。 而往往一群并不懂艺术的所谓艺术家。 他们利用社会大众并不懂其中的“逻辑”,瞎鸡儿搞了一大堆阴间的作品去称之为艺术,以此来误导大众。 一般来说,艺术作品弘扬的都是正面之美,善,愉悦。 而艺术作品中,会出现刻画负面的丑,负面的恶,负面的情绪,只是一种手法,用来反过来衬托正面。 像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单说音乐,单说爱情。 歌颂爱情美好的音乐相当多,自然也会有刻画爱情之悲欢离合的。 而这些刻画爱情之悲欢离合的歌曲,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爱情,走出【畸形爱情】的阴影,并且对真正的爱情燃起信心,治愈伤痛。 可现在的乐坛呢。 情歌几乎等于苦情歌。 而几乎绝大多数的苦情歌,只是为了悲而悲,长期下去,只会让更多的人对爱情绝望,散发无限的负能量,去带来严重的焦虑与压力。 这踏马不是有病? 这配称作音乐? 更别提还有无数音乐作品中夹杂的歪斜的审美与扭曲的价值观了!! 这便是李少杰所言“音乐du品”的原因! 这些影响,是极其负面的,甚至不仅仅只是音乐,不仅仅只是娱乐这么简单。 艺术家是要有艺术家的担当。 李少杰觉得,既然现实有这样的现象,而且问题很严重。 自己就必须要提,必须要说。 因为,自己想要实现的价值,是将他们神化,妖魔化的艺术,重新变成一种正确的,正能量的艺术观。 传递大众。 因为,在我国,要搞的,始终是人民艺术。 横跨在其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一些艺术作品不够接地气,也不是大众没法提升审美,欣赏更多更好更深的艺术。 而是在于其中,有这么一群自诩为艺术家,却在给艺术抹黑的傻B。 是他们,在对大众形成错误引导,错误价值观导向,是他们让大众产生了认知偏差。 是。 都说任重而道远。 就算我TM一时半会儿的搞不定什么艺术啊大众啊之类的复杂问题。 但我TM难道还搞不定你们这群作妖的傻B吗?! 于是,李少杰开冲了。 这次金曲奖的风波闹的很大。 引起了相当多人的注意! 当然包括了上面。 趁着这个热度与机会,是完全可以顺势将舆论中心转移到“娱乐作品内容”的话题上,不敢说直接整改,但顺带着敲打一下是没问题的。 完全可以顺势去处理那些影响恶劣,内容恶臭的娱乐作品。 甚至是一些相关的内容创作者,以及打击一整个病态的经济产业链。 很多东西,那都是早就想处理的了。 现在正好有这么个不错的契机。 顺带着自然可以保护一下李少杰这个爱作妖的大兄弟。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金教授联系到了李少杰。 给李少杰约了一个官媒的访谈,去聊一聊这些事。 也算是可以堵死一些没必要的节奏,并且确定一下主题。 李少杰自然也不会拒绝。 欣然应下。 很快,一个节目的预告便出现在了网络之上,并且由一些官媒所转发!! 【“莫以艺术之名招摇撞骗!”-----央视《对话》近距离访谈李少杰!!】 网友们看到这个专访的视频预告,便下意识的打开了。 也没想太多。 毕竟,最近李少杰的话题非常火爆。 会有人采访也是正常的。 “杰哥,我很好奇,您这两首作品,虽然画风相差极远,但表达的内容上还是挺靠近的,您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创作出这样两个作品的呢?” 主持人微笑着问道。 话筒上的logo赫然是央视。 B格属实是直接拉满了。 “嗯......也没什么诱因吧,也没什么特别的事件触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