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如荼野心-《一品寒士》


    第(2/3)页

    他们可没有,沈麟那般多的机械节省劳力。

    如果算上六里外的矿山,黄家堡的人口不下一万五千。

    一座小城,住得满满当当。

    黄子玉二十二、三岁,秀才功名。

    他可没有自家老爹,当年的读书天分。

    据说黄炳仁在这个年纪,已经进士及第,东华门唱名了。

    不过没关系。

    如今这个世道,不读书,一样有别的进取途径。

    比如黄子玉这次回老家,就肩负着及其重要的使命。

    皇城司驻澶州的秘衙千户官,董启明早就投靠黄家了。

    在他这个位置上,消息更加灵通,也识时务得多。

    天下大变在即。

    找一个更强的靠山,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良禽择木而栖嘛。

    黄家人最近,制定了两城一山计划。

    他董启明,就是计划参与者之一。

    两城,就是黄家堡城、泸水铁城。

    一山,就是北邙山。

    由黄家堡演变而来的黄家铁城。

    再加上泸水铁城。

    一东一南堵死北邙山。

    当然,堵住不是根本目的。

    黄家是收复山里,那几万人丁的马贼土匪。

    如此一来,不缺钱粮、权势和武器的黄家。

    只需要一两年时间,就能在北邙山下。

    练出几万铁甲精兵来。

    为何看上山里的人?

    这帮人不怕死,身体素质好,就是天然的骑兵啊!

    一旦形势有变,黄家只需五万铁甲精锐在手。

    大半个澶州,都会迅速落入黄家的统治。

    澶州军城的庄子才?

    他直面辽人的兵锋,又打不过黄家。

    腹背受敌,还能干什么?

    除了接受黄家的招揽,成为黄家的守户之犬。

    庄子才就算有天大的野心,都别无选择。

    论起人力、物力、财力。

    他跟黄家,差距太大了。

    将来,有了整个北邙山和两座铁城,作为根基之地。

    黄家退可守,进可攻。

    往西,是富饶的太原府。

    跨过黄龙江往北,是辽人的大同府和应州府

    南下,就是黄江了。

    跨过去,就是大周都城——封丘。

    成就王霸基业,并非奢望。

    因为黄炳仁,才四十岁出头。

    他养尊处优,还有的是时间。

    站在黄家堡城楼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