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想要九鼎,还不想和我赵国决裂?呵呵,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沉积数年,看来魏国似乎忘了我赵国的强大。”赵括都快气乐了。 不王城之战赵国出力最多,理当得到九鼎。单是这九鼎是赵军运回来的,那就该归属赵国,魏国没有任何理由霸占。 虽然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道德可言,但那是在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否则不管背地里搞多少龌龊,表面上都要是伟光正的。 更何况魏国和赵国还是盟友。 “臣愿写信劝王兄。”魏无忌焦急的道。 他非常清楚,九鼎不是谁想占据就能占据的。没有实力占据九鼎,只是取死之道。 整个下,除了赵国和秦国有资格占据九鼎之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得到九鼎,都免不了一场战争,而魏国又是四战之地,与除了燕国外的所有国家都接壤。一旦作死,将比其他国家死的都惨。 魏无忌不能眼睁睁看着魏国陷入深渊。 “我赵国将士被魏国扣在大梁多长时间了?”赵括沉声问道。 “已经半个月了。”蔺相如叹了一口气。 “都半个月了,想必信陵君之前已经写过信给魏王了吧,看来并没有什么作用,既然如此,那也就没有必要再去信了。”赵括挥手道。 “诺。”魏无忌无奈的拱手。 赵括的不错,他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魏王去了一封信,将其中的利害关系了一遍,但至今魏王都没有回信,结果可想而知。 “这么长时间,诸位有讨论出什么方案吗?”赵括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 “禀大王,臣等认为,我赵国必须将九鼎拿回来。无论是名义,还是实际。”荀子郑重的道。 九鼎,不仅关乎赵国的脸面,更关乎谁是下正统。 就像魏王对子的执念一样,荀子也非常在乎谁是下正统。 如果赵国实力弱,忍气吞声也就罢了,如今的赵国可是名副其实的下霸主,连秦国都要靠边站,如果任由魏国将九鼎霸占,不仅各国会看不起赵国,连赵国国饶精气神也会受到打击。 国家强大,国人才能自信。 如果赵国畏畏缩缩,国人如何昂首挺胸? 日后更不会有人奉赵国为盟主。 至于魏国所‘暂借’,简直就是扯淡,所有人都不会答应。 “但现在不是与魏国开战的时机。”蔺相如一脸忧愁,这几年来,赵国一直按照当初的战略规划,将重心放在燕国。 一旦对魏国开战,整个战略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魏国是知道我赵国的目标是燕国,才敢如此挑衅?还是魏国打算和燕国联手对付我赵国?”赵括右手手指轮流敲点座椅扶手,若有所思的道。 之前他一直不愿削弱魏国,是想以魏国作为屏障,抵御秦国和楚国。 但如果魏国和赵国为敌,那么他就不得不对魏国动手了,将魏国削弱到无法对赵国产生威胁,再灭燕。 “应该不会如此。”虞信摇了摇头,魏国如果想要对付赵国,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九鼎完好无损的送到赵国,然后联合另外五国攻打赵国,而不是独自霸占九鼎。 “除此之外,臣怀疑九鼎是秦国故意让我军带出来的,以此来分裂我三晋的结盟。” “这么,我赵国还不能对魏国动手了?”赵豹嚷嚷道。 “那也未必,若是真开战,我赵国得不到好处,但魏国至少丢地折兵,元气大伤。”廉颇冷哼道。 “九鼎的问题先不谈,必须先将我赵国将士接回来,他们为国征战,抛头颅洒热血,我赵国不能让将士们心寒,更不能抛弃这些将士。乐毅,你即刻率领赵飞骑和禁卫军前往魏国大梁,将我赵国将士完好无损的接回来。若是我赵国将士有损,本王唯你是问。”赵括沉声道。 九鼎,他是一定要得到的,早点晚点差别不大。 但是赵国还有近万名将士被留在魏国呢,他必须接回来。 众人闻言,顿时心中一暖。每个大臣都希望自己效忠的是一名仁君,而不是随时将手下抛弃的国君。 “诺。”乐毅一拱手,大步朝外面走去。颜聚和贲紧随其后。 唯有魏无忌心中一凛,赵飞骑和禁卫军可是赵国仅有的两支军魂军团,一个是赵国的代表,另一个是赵王的亲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