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采购军火-《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1/3)页

    兵杖局这边的火器生产,一时半会是产不出来一杆火铳的。

    而且,即便是产的出来,产量也太慢了。

    所以,朱慈烺现在只能采取另外一个办法了——外购火器!

    大明朝官方产火器的数量,或许比较少了,但在民间,火器产量却是相当的高的。

    譬如说此时的广州佛山一带。

    可是盛产火器!

    朱慈烺现在仿制的斑鸠大铳,原产地就是这里。

    而除了斑鸠大铳外,当地还产大炮。

    佛山当地的铸炮业相当发达,广东地方曾经靠这些铸炮厂,产出过大量的红夷大炮。

    而除了这些民间的作坊外。

    澳门还有一个铸炮厂,叫什么卜什么铸炮厂的,名字朱慈烺记不清了,但据说这个炮厂,是当下时代,在东方的最好的大炮工厂了。

    所以,朱慈烺还要从这里买大炮,只听他招呼一声。

    “李国桢!”

    “臣在!”

    李国桢连忙上前。

    “本太子给你安排个差使!”

    “什么差使啊,太子爷?”

    李国桢这些日子,被朱慈烺支使惯了,也习惯了被朱慈烺支使,再加上朱慈烺平时也没什么架子,他直接就问起来了什么差使。

    “拿着本宫的令旨,你南下走一趟,到广东去,采购火铳,采购大炮!”

    “火铳要斑鸠大铳,大炮的话,不买那些个红夷大炮,找澳门的佛郎机人,买些轻便的欧罗巴野战小炮!”

    红夷大炮这玩意,朱慈烺是瞧不上的,前两天他到德胜门城楼上面,见了一门,被崇祯赐名为神威无敌大将军的红夷大炮,这门大炮就是从澳门那边采购来的,炮身上全是洋码子。

    朱慈烺也看不懂,不过,饶是他看不懂,但也看出来了这红夷大炮不适合装备他的军队。

    因为这个炮太重了。

    不便于携带。

    根本不适合带在战场上,随军机动。

    所以,朱慈烺要采购的是那种轻便的,装了欧式炮架,可以随大军迅速机动的欧式三磅炮,六磅炮!

    “除此炮外,澳门的佛郎机人,素来就屯积有不少火器,你到了那后,也应从他们那,采办些现成的火铳回来,另外,还要给佛山的作坊,下订单,不管他们生产出来多少杆的斑鸠铳,只要质量合格,本太子一概付钱采购!”

    朱慈烺朝李国桢嘱咐。

    嘱咐完了采购军火的事外。

    朱慈烺也不能光采购军火。

    因为,有军火,但没有军事理论支撑,完全就是白搭。

    尤其是,采购过来的那些三磅炮,六磅炮,也不是一般的炮啊。

    炮兵素来就是个技术活。

    让不懂操炮的士兵,来操纵这些个欧式陆炮,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