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海外拓殖潮-《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3)页

    “爹,你再这么说我,那钱我不借了行么?我找天下通银行贷款去。”周皇后气急,委屈的也想落泪,站起身就要离开。

    但三个哥哥连忙拉住了她,不断的劝说

    “爹说的都是气话,万万当不得真”

    “再商谈商谈,何必生气”

    “双方各让一步,不可伤了和气”在三个哥哥的规劝安抚下,周玉凤只得坐了回去,继续进行谈判。

    可以说,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谈判。好几次周玉凤都想拂袖而去,受不了周奎的孝道绑架,利益方面,则咬死不松口,一分一毫都不愿让步,坚持出多少的银子,就要占多少股份。

    周玉凤则认为皇室跟许家庄的合作关系,也是价值巨大的资源,换作别的商人,不可能具有这么好的开拓条件,成本至少会增加数倍,所以有这层关系在,哪怕皇室不出一分钱,也至少得占五成的股份。

    父亲周奎就算投入的资金占了一半,也最多给他两成五的股份。

    “不行!必须五成,你是我女儿,难道不该孝顺一下我么?当然,慈烺是我的外孙,看在外孙的份上,我让出一成,只要四成股份如何?这是我的极限了。”周奎道。

    “三成,我只能给三成,不同意就算了。”周玉凤站起身又准备往外走,什么孝心不孝心的,这一刻她不要了,她必须为自己的儿子女儿,争取到不少于五成的股份,从而掌握庄园的管理权控制权。

    一直走到大门口位置。三个哥哥才追了过来,说父亲终于妥协答应了,三成就三成,只是现在正在骂某人不孝,骂的特别难听。

    周玉凤则松了口气,露出一丝欣喜之色,至于骂就骂吧,金钱的重要性,太子慈烺的重要性,在她心里比区区骂名重要多了,她没必要为了一个‘贤后’的名声,而牺牲那么多必须抓住的利益。

    但到了下午。周奎让三个儿子送入宫中的存折存款、支票汇款,再加上皇家理财账户中的85万银元存款,居然达到了180万银元,足足多出了三倍,并让三个儿子传话说:“既然要搞就搞大一点,一次建十二座的太子庄园,剩下的180万你们自己想办法,去银行借钱也行,反正我要十二座太子庄园三成的股份!”三个哥哥则在周皇后面前表示:“这是家里全部的流动资金了,为了支持建太子庄园,我们几乎倾家荡产了。”周皇后不由得呆住了,忍不住生出一丝感动,父亲周奎虽然贪财了些,但对她还是可以的。

    而她确实应该感动,因为在正常历史时间线上,吝啬到极致的周奎,在大明即将灭亡的时刻,不仅一两银子不捐,连周皇后拿给他的五千两,他都要贪下两千两,只捐三千两……现在周奎倾家荡产般砸出180万银元的行为,即便主要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但真可以称得上大方且有魄力了。

    只是足足十二座的太子或公主庄园,导致出现的120万银元缺口,让周皇后跟皇帝朱由检,不得不再掏出30万银元不说,还想办法邀请了更多的股东入股,或临时挪用了皇家理财账户中的一些存款,就是不考虑找天下通银行借钱,因为朱由检不想再多借一分。

    此外皇宫中,不只是周皇后的娘家给力,田贵妃的父亲田宏遇,也砸了150万银元进来,支持建立五座皇子庄园。

    袁妃的父亲袁右,投入了60万银元要建两座公主庄园。至于别的这个妃那个妃,虽然她们背后的娘家,能拿出30万银元的很少,但两个人合股、三个人合股,还是能凑出一座庄园的。

    就连皇嫂张嫣,也把5万的压箱底钱拿了出来,入股了一座太子庄园。

    最后全部加起来,海外皇室庄园的投资数量,居然达到了二十四座之多,大大出乎了朱由检的预料,即便这些都是占地万亩的小庄园,只相当于八座标准的许家大庄园,但也非常值得高兴。

    由此也能看出,在资本逐利的投资模式驱动下,哪怕是看似不是很富有的皇室,也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能让吝啬到极致的人甘愿倾家荡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