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后悔。 这次崇祯是真的后悔了。 那种与上千万银元擦肩而过,明明见到有块金砖掉在面前却没能拾起的后悔,这种强烈的损失厌恶,一度盖过了他对许家庄的戒心与防备,也没心思继续听下去了,这次的内阁会议匆匆结束。 等众阁老都离开之后。 朱由检这才站起身,背着手在空旷的宫殿中来回踱步,脸上布满了纠结。 怎么办? 如何才能进行补救? 要怎么才能亡羊补牢,加入到拓殖南洋的风口,想办法从中分一杯羹,不错过这一场的财富盛宴? 话说这是什么情况,不就几百上千万的银元么,错过就错过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朱由检什么时候变这么财迷了? 只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虽然这几年大明的财政状况是明显改善了不少,甚至创下了一个全新的记录。 虽然中原地区的流寇已被扑灭,辽东的建奴遭到重创,蒙古也不敢再来寇边,大明的军事压力已大大减小。 虽然这些年他无比勤政,大力提拔能臣干吏,罢黜庸官,严惩贪官,在吏治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并且取消了辽响加派(减了三厘,还有九厘),减轻了天下百姓的负担,赢得了不少民心。 各方面的形势似乎都在改善,大明中兴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和曙光。 但天灾依然是无穷无尽,多到让人麻木。 朝廷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依然极其孱弱,十几万几十万银元的投下去,除了养一大堆的贪官,几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比完全躺平好一点点,用《东方时报》某评论员的话说:大明这套体制,除了无限的空耗资源,已丧失了解决任何重大问题的能力,顽固的利益集团把持着一切,他们忠于皇权,却不愿拿出任何资源服务皇权,任何想割他们肉的改革,都必将以失败告终,除非将一切推倒重来。 对于这番评论,朱由检是很不服气的,虽然反映了现实情况,但说的太不委婉,太难听了,是在唱衰与抹黑大明。 他坚信大明是一定能够变好的,是可以实现中兴的。 前提是得有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钱才行。 等他花钱编练出了二十万的强大新军。 等他整顿吏治,手里有了一批能委以重任且较为廉洁的官员。 等他大力推行改革,改善民生,征收商税拓展税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乃至让收入大于支出,做到正向积累。 如此十年二十年后,大明一定会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大明。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极其的骨感。 二十万新军暂时是看不到了,勉强让曹化淳编练了五万,但一年军费开销近两百万,内帑一下被掏空一大块。 虽然时常把‘节俭’挂在嘴边,但皇室的开销年年暴增,去年只是多庆祝了几个节日,就创下四百万银元的开销记录,即一万人不到的皇宫,平均每要花1万多银元。 再加上文官大臣们时不时的敲诈。 去年进账足有上千万钱粮的内帑,居然在年底就见了底,只剩下几十万。 导致开春后,从一月份到八月秋税到账前,内帑长期处于半枯竭状态,皇宫的生活,基本只能靠皇店的生意维持。 哦,还有天下通银行的存款利息分红。 问题是朱由检花钱也花的太厉害了吧,皇室一年开销四百多万,比前几年大明国库收上的税赋还多,居然吃吃喝喝就用掉了,还好意思说‘节俭’?用穷奢极欲形容丝毫不为过吧?他那件打了无数补丁的龙袍,已经有多久没穿过了? 没错! 朱由检承认,这两年皇室的开销确实是大了些,但真算不上穷奢极欲,他已经非常非常的克制了,平时还是吃三菜一汤,素多荤少,娱乐活动极少,不必要的开销绝对不批。 只是这两年京城的物价上涨的太严重了,食品普遍上涨了三五倍,日用品涨价了两三倍,燃料也上涨了一两倍,怎么打压都压不下去。 其次许家庄推出的新商品也越来越多,简直层出不穷。 比如前年的卫生纸、卫生巾、沙发式家具、席梦思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