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刘继业-《拂水龙吟凤梧扬洛逍遥》


    第(1/3)页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唐.李群玉诗)

    太原郡北汉皇子刘承均宴客宫殿上,曲声婉转动听,舞者翩翩若飞。年有二十六岁的刘承均头束玉冠,身着缎袍坐在殿中的主位上,面前的青玉案上摆放着美菜佳肴,下方左右两侧的案几依次坐着几位身着常服的人,却是耶律宗武与柳宫文等人。

    众人一边欣赏着殿中轻盈若飞、袖如龙游长相俏丽的美女曼妙舞姿,一边推杯换盏畅饮,待曲终袖罢之时,众人轻拍手掌叫好,刘承均示意乐工舞伎下退,举起酒杯对着坐在右席首位的耶律宗武道:“来,耶律将军,本王敬将军一杯。”

    耶律宗武笑了一声,举杯相迎,“谢皇子殿下。”

    二人相视而笑,将酒一饮而尽。

    刘承均放下酒杯望着次席上的柳宫文,言道:“可惜错过了最好时机,使得这次柳先生计谋功亏一溃。”

    原来北汉皇帝欲要南下攻打后周,请求辽国支援,耶律璟登基不久,刚经内乱,国力尚虚,但心恐后周势大,来夺取幽云十六州,遣派萧雁北等人出使北汉、南唐,商议联合北汉、南唐南北夹击后周之事。

    萧雁北带着耶律宗武、柳宫文到达北汉之时,北汉皇帝正考虑向河西府州的折家军动手,其原因是为折家军屡次在后方骚扰进犯,使得不能一心一意对后周用兵。

    折家军素为辽人所忌,萧雁北自也不反对对其用兵,而柳宫文听闻后便是献上使毒一计,用“朝夕散”加上虫蛊将毒疫扩散,使得府州军民染上瘟疫,散失抵抗之力,萧雁北考虑到众多无辜百姓,自不同意柳宫文这下作毒计,待他去了南唐之后,柳宫文却怂恿耶律宗武将此计献上。

    耶律宗武早年在萧雁北辖下,对萧雁北自然甚是敬畏,此时当了南大院护卫府统领将军,脱离了萧雁北节制,加上觑觎继承燕王爵位,亦想建功立业,此次亦肩负与北汉商盟的使命,便也同意柳宫文使毒一计,献与刘旻后,自是一拍就合,派出细作下毒于折家军,未想郭荣竟能请来苗长宁,解了“朝夕散”之毒。

    “若是提早十天,府州想是已被攻破。柳某未曾料到折家军竟能寻到药王谷之人。”柳宫文能知道是苗长宁解了自己所下之毒,自然是潜在府州的暗桩,传回有苗姓之人到了军中解毒救人之事。

    左首一位皇子府中的客卿接言道:“商人重利,仕人留名。却不知兵者诡道,哼。”但见对面的耶律宗武望来,脸显不善,忙收口不语。

    刘承均见状呵呵一笑:“武人自有武人的气节,这也难怪……府州的折家军不除,终是我大汉的心头之患。”

    顿了顿,又道:“萧都统大辽名将,而折家军骁勇善战……这次本王奏明父皇,呈书请求大辽皇帝派遣萧都统与我汉兵攻打府州折家军,耶律将军以为如何?”

    耶律宗武素是轻视北汉兵士,闻听刘承均所言,心中便生得意,举起酒杯笑道:“皇子殿下所言极是,本将军也正有此意,哈哈……皇子殿下、诸位,为萧都统岀使南唐顺利联盟,干了这一杯。”

    一阵推杯换盏后,酒足饭饱的耶律宗武与柳宫文在刘承均相送之下出了府外,乘上候待的马车,往下榻之处而去,躲在不远处的洛逍遥见到后,却是偷偷随后跟踪。

    原来洛逍遥那日与高若玉作别,便北上太原,自是想潜入皇子府盗取凤梧琴。他虽初次独闯江湖,也知晓皇子府非寻常之地,府中守卫定然森严,便想先观察皇子府周边的地形,以防不测而作退路之用。

    岂知来到皇子府周边之时,却是看见柳宫文与耶律宗武进了皇子府,不由得大吃一惊,但想着柳宫文是害了师娘之人,洛逍遥岂会放过,便伏在暗中等侯,准备跟踪柳宫文,探明他落脚之处。

    此刻已是亥时三刻,路上渐无人影,洛逍遥不敢靠近,只能远跟在马车后面,半柱香后,那马车停在一处院落门口,但见柳宫文与耶律宗武二人下车入内后,便上前一看,却是专为大辽使臣而设的都亭驿馆。

    洛逍遥自也不会贸然行事,心知这驿馆的护卫也非等闲,斟酌之下,便想去通宝阁太原分阁找许广智商议对付之策,刚走到驿馆不远处的街口,左侧街道突是窜出三人,正是柳宫文与两位带刀护卫。

    柳宫文自被楚南风闯入护卫府刺杀后,行事更加谨慎。与耶律宗武岀了皇子府上了马车,亦是从马车窗帘向外偷偷察看,以防有人跟踪,却是发觉十余丈外有一人忽隐忽现,心中见疑之下,进入驿馆后便速度带上两位护卫从后门而出,自是想拿下跟踪之人。

    到了街口之时,恰遇洛逍遥回走而来,乍见洛逍遥的面容,不由得失声道:“是你?”心惊之下却是对身边的护卫喊道:“拿下他。”

    这次萧雁北、耶律宗武来北汉之时,所带来的护卫也是不少,但想南唐路远,恐途中不测,萧雁北便让其中四位神念修为的供奉随行,而留在北汉的护卫皆只是归真与固元之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