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说县城更近,但山路难行,倒是一院过来更快,尤其赵爱莲修路后,双车道沥青公路从高速直接连到村上,再从村上到医院,用不了多久。 何况县里的器械也是一言难尽,肺栓塞的介入他们根本不做,连pci都是跟一院合作后才开展的,肺栓塞所需器械跟pci稍有不同,虽然王磊也能用,终究不如专门器械来得顺手。 这时许主任丁主任和专家们也陆续赶到,简短讨论几句后,迅速达成共识——这病转院是找死,溶栓还有一定希望。 许主任问道:“有溶栓条件吗?” 刘明辉答道:“有尿激酶,以前开展过脑梗的溶栓治疗,肺栓塞没有经验。” 肺栓塞并不一定要做手术或者介入,溶栓是多数情况下的第一选择,介入和手术则是溶栓无效时的底线措施。 王磊让林思涵急送介入器械,一方面是出于医生们有备无患的本能,另一方面,他看到五爷爷血栓又多又大,大面积栓塞的可能性不小,那样的话,溶栓死亡率很高,介入就是第一选择了。 听说有过溶栓经验,许主任满意地点头,又问道:“怎么知道是肺栓塞的?” 刘明辉又答道:“马老的判断。” “马老?”许主任诧异地问道:“他老人家难道恰巧在场?” 马一针弟子接到五爷爷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刘明辉,他就跟百事通一样,详细地解释着: “病人原先是血脉瘀阻,刚刚在马老那里看过病回家……呃,王医生说是深静脉血栓。” 众人没啥反应,就连两位中医科专家都一副“就这?”的淡然模样。 马一针对深静脉血栓没有了解,他们却都是很熟悉的。 以现代的条件,这病不难诊断,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无论中西,这病栓塞的危险性也是人人知道。 但马一针年近70,隐居山乡多年,不但身体不出山,就连思想也自我禁锢在山里。 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很强,但另外一些方面已经远不如其他的中医。 换成其他中医,哪怕是水平一般的,都根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马老担心病人会栓塞,派两位弟子往他家方向追过去看看,真的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