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我没看清楚啊,完全没掌握细节。 只感觉到手法上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他还能看得出好,孔一刀和陈澜就是完全的懵逼状态。 他们唯一看得出的,就是桡骨确实已经复位成功了,而且是用我们看都看不大清的手法复位成功的。 我们是看不清,但田主任都亲口叫好了,那发自内心的赞叹惊喜再明白不过了。 陈澜还好一点,他亲眼见过王磊的阑尾切除术,并因此而相信王磊不是傻子,愿意花3.8万元陪他赌一把。 孔一刀受到的冲击则是震撼性的,他眨巴着眼睛,一时无法消化所见。 这,王磊,王土豪,他不就是一个刚刚结束规培的小年轻吗? 怎么可能骨科上的造诣比我还深,连一院的骨科主任都叫好? 孔一刀陷入短暂的呆滞状态,好在王磊也不指望他,这种手术连一助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主刀一人。 王磊不管他们,接过冯晨递来的钢板,利用工具将之弯成凸向桡侧的弧度,并使其符合水柔桡骨的外形。 这其实是人工现场造型,是保护手臂旋转功能的重要措施,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医生现场造型都有瑕疵,都不可能完美贴合病人桡骨。 王磊也不能,因为没有神级技术。 但他是全世界最接近完美的那个,因为系统空间给出了最佳造型方案,造型的每一个细分步骤都给出了。 王磊按照这个细分方案做了1320次,现职的骨科医生里,大部分都未必开过这么多次桡骨骨折。 而且他们的每一次手术,面对的桡骨都是不尽相同的。 王磊却专注于水柔的桡骨,都快把这根骨头的细节刻印在脑海里了。 说实话,连江婉柔的脸,他都没看这么仔细、研究这么透彻过。 搞定造型,接下来就是骨科基本功了。 一番敲、凿、拧后,小钢板固定完毕,左侧手术完成。 此时才过去20多分钟,听到李秋报的时间,孔一刀再度呆滞。 这是什么速度?他就没听说过这种手术能在一小时内完成的。 偏偏还开得好。 你听听田主任说什么,拼命夸王磊基本功好,手术做得也好。 简直把王磊夸上天了。 李秋一边松开气压止血带,一边开心地说道:“我在县里学习,老师叮嘱气压止血带连续使用不能超过一小时。在咱们医院,却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真轻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