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己空有一身血管外科技术、血管介入技术,却完全没有趁手的设备和器械,拿什么去救治? 别慌,王磊定了定神,说出自己的判断:“应该是二次肺栓塞,最大的可能是心内赘生物再次脱落。” 众人纷纷点头。 这判断是最靠谱的。 患者的病根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其特点是会出现心内赘生物,这种赘生物附着不牢固,脱落后随着血流行走,就会形成栓塞。 刚才这一闹,又是溶栓过程中,随着基底部的溶解,附着更加不牢,出现再次脱落很合理。 而患者晕厥、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也支持这一判断。 “那怎么办?” 院长期待地看看王磊,又看看镜头里的曹永斌,就像看着两根救命稻草。 曹永斌的面色比王磊还难看。 虽然说他坚信王磊有手术兜底的能力,但那建立在有手术时间的基础上。 他是看到那女人神志清醒、血氧饱和度还可以之后,觉得几个小时内不会死,才敢说出兜底的话。 谁知道明明已经溶栓见效了,这女人还会突然搞这么一出,导致二次栓塞。 这次的病情进展快得吓人,明显是栓塞了肺动脉主干这样的大血管,导致大面积的肺组织失能。 而且失能到了快速、严重影响脑供血的程度,这才会立刻晕厥。 这种情况,死亡就在眼前,就算在一院,都不一定来得及组织手术,更别说什么都缺的基层医院了。 面对一干医护人员期盼的眼神,王磊迅速摒弃慌乱,大脑飞速运转。 “你们有猪尾导管、气囊导管吗?” 一个内科医生答道:“我们没有,一院有。他们正准备开展pci,已经开始备货。” 王磊松了口气,有导管就好。 当初第一位往心脏放入导管的医生,用的只不过是导尿管。 “好,刘院长,马上向一院调导管,有什么导管都送过来。” 刘院长不敢耽搁,问都没问,就掏出手机打电话。 “两手准备。” 王磊连续不断地下达指令。 “一,即行透视下导管溶栓术。立刻准备铅衣、转移病人至x光室。” 曹永斌惊骇地瞪大了双眼,以这医院的条件,这是要做半世纪前的复古介入吗? 连ct都没有,就凭原始的x光透视,成像模糊,完全靠医生的技术盲人摸象? “二,做手术准备,一旦介入失败,立刻开胸探查。” “曹主任,您怎么看?” 有人不放心,向曹永斌提问。 虽然觉得成功可能性极低,但别无选择,曹永斌毫不犹豫地说出看法:“别无选择,不尝试的话,很快就会死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