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动门徐徐关闭,将她隔绝在外。 穿过清洁区、半污染区,刚进病房,就听到了“铛铛铛”的监护仪报警声,连绵不绝。 抬眼看去,是5床,血氧饱和度竟只有41,极度危险的数字。 好几个医生护士围着5床,走近一看,是个只有两岁左右的幼儿,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还接上了呼吸机,一副凄惨模样。 韩主治和刚刚赶到的刘副主任正在讨论,语速很快: “做了气管插管,怎么血氧饱和度反而下降,不应该啊。” “是不是插入太深,导致单肺通气?” 这是有可能的,气管从肺到喉呈y形,导管插入到y的分叉后,实际堵住了另一分叉,就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退出一点试试。” 两人丝毫没有在意王磊,立刻取来喉镜,开始调整。 这种时候,只有上级医生、患者本身才会引起他们关注,其他人都是空气兼工具人。 趁这个空隙,王磊拿起病历快速浏览,又低声向一边的贾冲询问病情。 贾冲勉强答了两句,不耐烦道:“问这么多有什么用,咱们就是来打杂的,还真把自己当个角色了?别影响抢救。” “不好,又降了!” 护士的惊叫打断了贾冲的话,王磊抬眼看去,血氧饱和度跌到了30! 意味着随时会死去! 刘副主任的汗也下来了:“怎么会这样?” 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可能是胸腔闭式引流管口径太小,气管插管后正压通气,反而导致张力性气胸。” 是老主任赶到了。 贾冲如听天书,韩主治也愣了一愣,本能地问道:“有这可能?” 刘副主任比他见多识广,点点头:“主任说得对,很有可能。” “那,换大口径引流管?” “换!” 对于此刻风中残烛的患儿来说,这可不是小动作。 既要快,还不能出丝毫差错。 四周待命的小护士、规培兽、住院狗立刻行动起来,为上级医生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王磊没动,全神贯注地盯着患儿胸部,利用刚刚得到的透视能力仔细搜索。 做别的都不靠谱,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人群来来往往,王磊一根木头似的杵在那,显得有点碍事。 贾冲恼火地推了他一把:“你在干嘛?别挡路。” 王磊的心思全在患儿器官上,被贾冲推得一个趔趄,只是顺势往边上站了站,目光依旧盯着胸部。 找到了! 王磊目光一凝,左侧主支气管断裂! 误诊率高达60%的严重外伤。 死亡率更高! 手术是唯一救治办法。 这种手术争分夺秒,不容耽搁,王磊收回目光,发现刘副主任已经在剪除缝线,准备拔除引流管,立刻叫道:“刘主任,等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