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葛亮轻轻点头。 楚昊又道:“另外,朕有件事情想要与你商量下。” 诸葛亮躬身拱手道:“臣洗耳恭听。” 楚昊道:“想必傅天仇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四部尚书罢掉一位后,他的担子便会落在你的肩膀上,但是你的精力却是有限的,所以,朕准备进行举行科考。” 诸葛亮闻言时脸色微变,躬身道:“皇上,世道沦落已经百余年,臣担心民间的书生早已忘记了四书五经的内容,若是此时进行科举的话,绝大部分人都会落榜,纵观历朝历代,科举一事都是极废精力的事情,而我朝文武不全,阅卷审卷便是一大难题。” 楚昊点点头道:“这件事情朕也有过考虑,所以,这一次的科考与往日不同,不考四书五经,而且由于是第一次,所以只是试验一番。查漏补缺后再进行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的科考。一直等到国家恢复稳定后,再进行正常的科举。” 诸葛亮听闻这句话后,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开始好奇不考四书五经的话,该考什么? 楚昊道:“科考的科目是民生。民生科目下简单分为十几项、分为经商、农田、土木建筑、教育、乃至酿酒织布、医疗、水产养殖等,简单来说,凡与民有关的一切行业,上到教书育人,下到衣食住行,都可以进行考试。” “此次科考,共分三场,第一场考完,合格者下放到各县为吏,负责该考生所考的项目。” “如,有一人考的是农田科目,考完第一场他便是农吏,负责管理某一个区域的温室种植,以及在这些温室进行种植的农民。并且给他定下任务,让他将所有种植都记录在桉。” “倘若一年之内,温室产粮符合朝廷标准,他便加官一级,如果不合格,就罚俸禄。” “连续三年都不合格,就罢官免职,十年之内不得再考。” “倘若这个农吏不识字的话,便让他去学,并且命令他必须在三年之内达到日常书写记录,以及写奏折的程度。” “至于科考教书育人一项的,为书吏,负责教会一百人读书写字。” “第二场考试合格的,命他负责某县该科目下的所有吏。比如他负责县内的一百位农吏,待到一年结束,倘若有一个农吏没有完成要求,就去罚他的俸禄,而他的俸禄不固定,而是与治下所有农吏息息相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