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当郭戎想到满编状态三万人的长缨军会有整整150个团的时候,脑子里嗡嗡的。 然后,郭戎提前在军和团之间增加了一个千人作为得中间建制。 按照郭戎的计划,这个中间建制配属辅兵之后可以满足小范围冲突的需要,唯一让郭戎蛋疼的来自这个编制的名字——“营”! “营”来自韩愈的建议,作为古文运动的发起人,提出一个汉军的编制丝毫不让人意外。 对于本就常以汉家自称的唐人,对于“营”这个称呼没有任何抵抗力,韩愈复古的想法获得了包括了太上皇和兵部的一致认可。 增加了营,去掉了伙,长缨军现在的体系已经相对完善。 十人为什或班(战兵为什,辅兵为班,比如炊事班)以老兵为什长/班长, 五什为队,指挥为队正, 二队为旅,指挥为旅帅, 二旅为团,指挥为校尉, 二、三或五团为营,指挥为营长, 经过整合之后,整个长缨军战兵部分有战兵九营(5团),工兵三营(5团),轻、重骑兵个一营(两团),侦察营一个(五旅),军府直属骑兵营一个(两团)。 来自后世的郭戎对于营》团》旅的这种的称呼很蛋疼,但是几经抗争无效之后,郭戎只能安慰自己他们开心就好。 “郎将李锐,领孙坚、杨鑫、邵树民领所部三营战兵及轻骑兵营二团,工兵二营,沿着渭水溯流而上,进驻陈仓、陇州、凤翔。” “大将军、中郎将将亲率直属重骑兵营、轻骑兵营一团,六营战兵,工兵一营,工兵三营,直属工兵营,出邠州道。” “长史韩愈留守长安负责大营整训以及物资转运补给!” 完成了所有布置之后,以录事参军代行了参谋长职务的罗中文向郭戎示意,郭戎随之起身。 “现在还有最后两天的时间,两天之内各部查缺补漏,二月初一,正式出征!” 两天时间一闪而过,二月初一的清晨,料峭的寒风中太上皇的意外抵达给长缨军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士气的提升。 同时,也将为了和大军一同出征而没有告别的阎卿和古丽娜带到了眼前。 很快,在隆隆的鼓声中,长缨军正式出征! wap. /133/133840/3136040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