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人总还是有个虚荣心,认同感的嘛。 而且他也很想看看,这位材料学博士大v到底活怎么样。 热榜第一的答主doireann,显示正在直播。 而且他的回答也再次做了修改,从他表示要再次重复做一下实验开始,到现在的小时,前四个小时他都在修改电路设计,最后一小时才想到了直播配置溶液。 看到回答中上万的点赞,破千的评论,就知道他这一波流量吃得有多么凶勐了。 点开评论,全是一帮人让大老尽快公布实验结果的。 嗯…… 迟疑了一下后,叶铭还是点进了直播,带上了耳机。 直播的镜头对准了一个烧杯,随着doireann答主在画外音的解释,一块石墨晶片被小心地放到了溶液里。 因为镜头位置的缘故,叶铭看不到石墨晶 片的具体情况,但从这小心的程度来看,这位博士确实还是做得挺谨慎的,没有瞎搞。 「接下来我就要通电输入频率数据了。」 「在这里,我对非材料领域的朋友解释一下,在目前的材料科学中,这种方式属于电催化方法,它研究较多的有骨架镍、硼化镍、碳化钨、钠钨青铜、尖晶石型与钨态矿型的半导体氧化物……以及各种金属化合物。」 「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下,电催化方法是无法在这溶液中生效的,具体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听着这家伙的介绍…… 搞得叶铭都还真有些紧张起来了。 他全神贯注地看着画面。 但他马上又想到,万一直播实验失败,那这位老哥怎么收场? 承认自己复现失败? 但复现失败的话,或许短时间内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平台和群体中对叶铭「踩」一下。 但在科研圈呢? 他还混不混了? …… 哈佛。 周向南深深地吸了口气,在笔记本中输入早已经准备好的数据。 同时他眼神复杂地看着操作台上另外一块石墨晶片。 那块石墨晶片上,生出了几米长的,发丝一般细小的材料。 他又不傻,怎么可能直播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结果的实验。 事实上,他一小时之前就复现了出来,而且还同时准备了两块石墨晶体和电极——这也是导师一直教他的,无论什么实验材料要多准备几分。 只是就在他打算修改答桉时,看到了回答下面那些等待结果,甚至无数条建议他搞个直播现场打脸的评论。 于是……便有了这场直播。 一鱼两吃嘛,不磕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