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6 包租公的感觉-《我在1980有片原始森林》


    第(2/3)页

    刚从动乱中走出来的老百姓,一万个人中间也许都难得找出一个人会梦想能开上私家车的人。

    事情办妥,看时间还早,王明远反倒没那么急了。

    他在电报电话大楼里转了一圈,目光再次落到那些邮票上。

    捡着好看的,年份久的,买了一批,准备离开的时候,眉头却又皱了起来。

    接连给韩小玲去了两封信,哪怕这年头交通不便利,信件的传递往返,往往需要十多天,但过了那么久还没回应,说不过去啊。

    总不可能没有收到吧?

    再去一封?

    稍稍犹豫后,王明远从柜台买了信笺,借了笔,写了第三封信:猪崽又长大了很多,菜园子里的菜涨势也很好。我和大伙在森林里建了农场,一切都很顺利……说好了搭伙过日子的,你走得悄无声息就不说了,竟然还不给我回信,信不信我直接杀到门上,把你给拎回来?

    说实话,王明远实在没啥好写的。

    只能暂时通过一些琐事,让韩小玲不至于在海城呆久了,澹了对张家坳的念想。

    不过转念一想,写毛线的信啊。

    这里是电报电话大楼,拍电报不是更快吗?发电报才是邮局的主营业务啊。

    王明远将信笺揉成一团扔在一旁的纸篓里,去了拍电报的窗口。

    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给王明远开了一张表格,王明远在上面填写了韩小玲的姓名、地址及电报内容。

    递上去后,工作人员又给王明远开了一张题头为邮电部电报报费收据:原来号数903,发往地海城,报类,字数八十三,发报月日五月二十号,报费:3.32元。

    一个字四分钱!

    写信的话,不过一毛钱就能搞定的!

    一下子发那么多字,而且通篇尽是废话,发报员愣愣地看着王明远,小小的三块多钱,也是豪横之举了。

    接下来,王明远做了拉人的三轮,去了青年路。

    摊贩数量再次暴增,街道两旁,已经有了熙熙攘攘的感觉。

    执法人员没有催撵,只是巡查依旧,变成了维持治安,收取摊位费之类的,这其中,还有不少夹杂着各地口音的商贩。

    这些人,大都是二十多岁出头的青壮。

    王明远在经过两个地摊时,还听到了比较有意思的对话。

    “你在牢里面蹲了多久?”

    “半年……你呢?”

    “我三个月!”

    ……

    很多知青想方设法返城,有工作岗位接替的工作去了,但城里的各单位,哪怕是扩大生产扩招了不少人,但也无法有那么多岗位满足那么多返城知青,于是,很多人成了待业知青——等待工作安排的知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