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西域兵团的营啸,直接将他最后一丝的胜利希望,给狠狠的破灭。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到朱棣到来,跟其来一场谈判,重新回到两者当初的状态,继续潜伏等待时机。 至于朱棣会不会答应,阿鲁台不太肯定,不过他觉得对方可能会答应。 从古至今,草原势力一直是草原的,汉人从没有在这里驻足过。 鞑靼势力留存,还能让明军了解对手。 一旦鞑靼被覆灭了,新崛起的势力将会成为大明新的对手,而且还是一个未知的陌生对手。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阿鲁台的猜测,具体结果如何,还要看朱棣的选择。 如果对方选择打。 阿鲁台也不是怕事的人。 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明军想要剿灭鞑靼,在鞑靼人的殊死反抗下,不死个几十万人别想成功。 死伤几十万人,朱棣绝对会心疼的睡不着觉。 这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了,而是大明的精锐军团。 死伤了这么多大明没有个几十年,绝对恢复不了元气。 再加上阿鲁台心中还有一个更深的想法。 那就是朱棣的年龄已经不小了,随时都可能断气嗝屁。 他还正值壮年,他决定学司马懿,把朱棣这个好战的家伙给熬死。 下一任皇帝朱胖胖他也了解,是一个仁慈宽容的君主,总想着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想着与外开战。 而且还非常重视文官,跟武将的关系不太好。 一个不喜欢战争的皇帝,而且还跟宋朝一样非常重视文官,这样的皇帝草原是最喜欢的。 至于好战的皇太孙朱瞻圭。 阿鲁台不觉得一个太子能影响皇帝的想法。 如果太子能够影响到皇帝,那这个皇帝当的也太没用了。 作为一个势力的领头人,阿鲁台也有自己的儿子。 他儿子也不错,也提出了很多想法,但阿鲁台只是着重考虑,绝不会轻易的相信。 如果他的儿子敢跳着脚对他指手画脚,阿鲁台会十分认真的告诉那小崽子,谁才是爹。 两方就这样相持而立。 第2天的战斗没有爆发,因为新的一场鹅毛大雪又降了下来。 明军这边火器居多,这种天气并不适合作战。 阿鲁台那边也不想徒增伤亡,缩减以后跟朱棣谈判的砝码,所以也没有发动进攻。 至于后勤方面,阿鲁台也不怕。 他已经派人回草原,让距离不远的大本营往这里迁了。 他已经做好了输死一搏的准备,就看朱棣到来的时候怎么选择了。 一天两天三天转眼,大半个月过去。 朱瞻圭蹲在防御工事里,看着对面也一副死等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 “阿鲁台是哪根筋抽风了,竟然就在这里不动了,难道他猜不到老爷子的想法吗?” 随即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 阿鲁台不傻,能成为雄主的人,智慧绝非一般人能揣测。 朱瞻圭这种拖时间的心思,阿鲁台是绝对能看得出来的,老爷子的大概计划,阿鲁台估计也能猜个一二。 如果不是探子确定除了个别信使离开外,阿鲁台主力军团根本就没动,朱瞻圭真怀疑自己被对面给耍了。 “殿下,奴儿干都司的卫所军团到了。” 就在朱瞻圭观察着对面情况,揣摩着阿鲁台想法的时候,胡玉从外面走了,进来汇报了奴儿干都司卫所军团到来的消息。 “哼,他们走的真快呀!” 朱瞻圭冷哼一声,不爽的讥讽了一句。 自己的命令从年前就下达了,结果这帮家伙一直拖到三月初才到来。 这还是朱瞻圭连续下令催促的结果。 如果要是没命令催促,朱瞻圭都怀疑这帮家伙,能走到明年开春才能到。 “让他们…” “呜呜呜…” 朱瞻圭刚要下令让对方的主要将领过来,跟其好好的交流一番时,对面突然响起了震天的号角声。 朱瞻圭猛的趴在了观察台上,看向了对面。 一队队鞑靼士兵,从营地中走了出来。 全部都是步兵,没有骑兵。 士兵前排是扛着一人高的塔盾的重盾兵,后面是一排排身披铁甲的重步兵和弓箭手。 长枪兵在其后紧压而上,随后是密密麻麻的普通轻步兵。 朱瞻圭保守估计,对方这一轮至少出来了5万人。 “娘的,终于出来了!” 朱瞻圭暗骂了一句,立刻对胡玉下令道。 “通知各部队进入阵地,并且派人密切观察鞑靼大营情况,有任何异常立刻汇报!” 一名名士兵快速的进入阵地。 山腰处的火炮阵地,炮兵们将火炮推到了发射位置。 为了防止在天赐关的情况再发生,火炮进入的是如碉堡一样的火炮固定阵地。 防线上的士兵们装填着弹药,眼神警惕的盯着对面黑压压压过来的鞑靼军团。 新赶来的奴儿干都卫所军团,直接开到了防线后方列阵,随时准备支援前方。 朱瞻圭可是说了。 待会儿战斗表现好了,来晚的事情一笔勾销。 如果战斗表现不好,老账新账一起算。 没有战前叫阵,没有武将决斗。 战斗在鞑靼前锋部队,踏上明军这边标志的界限后全面爆发。 ps:今天整理了一下后续大纲,琢磨了一下后续的想法,已经有了简单的思路,明天尝试一下,能不能继续日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