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八路军的地盘终究还是山区和一些偏远的村庄。 该打的是游击战、运动战、伏击战之类,而不是守着城门,争一时之阵地得失,以卵击石,扬长避短的防守战。 所以,小古镇打下来之后,丁伟直接下达命令,战士们奔着打下小古镇的目标而去,迅速地洗劫了鬼子的粮仓、军火库、物资库等等。 然后在鬼子的援兵抵达之前,及时从小古镇撤了出去。 小古镇军火库实际上就是个破屋子,原本也就驻扎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并没多少装备弹药。 缴获了五十多条步枪,外加上几千发的子弹,一些刺刀、手榴弹。 俘虏了一些伪军,除此之外,并没有弄到更多的装备弹药。 倒是军用物资弄了不少,鬼子在小古镇搜刮民脂民膏,在物资库里囤积了不少的物资。 另外就是粮仓里的粮食,这次打下小古镇,缴获的粮食拉回驻地之后,经过粗略估计在两百担左右。 可不要小瞧这两百担粮食。 抗战时期,各地的度量标准不同,但一担粮食的重量是介于一百到一百二十斤之间。 也就是说这两百担,最起码就是两万斤粮食。 这时期大多数的农田由于做不到科学的种植,再加上种子本身的产量极低,每亩地能产出1到1.5担的粮食就算不错了。 万一遇到灾年,天干地旱,再加上战争的迫害,土匪的掠夺,日本军与国军的剥削,一亩地下来,最后到百姓手中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粮食了。 有时连种粮都留不下来。 每年,全国各地都有百姓活活饿死。 情况之惨烈,令人触目心惊。 小古镇也只有不到两百号的日伪军,就囤积了如此数量的粮食,之前囤积的粮食或许还运输了出去。 由此可见鬼子伪军对于镇子里的民众剥削的有多狠。 在新一团。 战士们平时训练、打仗、务农,所吃的基本上都是粗粮,有小米、玉米、黑豆、高粱、荞麦等等。 寻常年份,由于八路军的物资短缺,战士们的条件比较艰苦,每位战士的每天供应量是一斤四两搭配粗粮。 到了灾年,供应量会减到一斤。 但这只是标准,实际上的情况要比这还要艰苦。 很多时候,粮食都给煮成了稀粥,掺和着水和野菜,勉强填填肚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