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夫人看着顾玉的身子,张了张嘴,艰难道:“以前我问过你,可知你父亲连年征战在外,满京都却无一人敢欺辱辜负上下,就连圣上,逢年过节都要亲自垂询家中老小,你可知为何。当时你回答,是因为你父亲骁勇善战,为国开疆拓土,守卫大禹朝四海升平,光耀门楣。你可还记得。” 顾玉道:“记得,当时母亲说我错了。” 那是从牡丹筵回来,实行家法前说的话。 老夫人道:“今日母亲便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你。” 顾玉领着嫡母,一种不好的预感萦绕心头,但是她依然说:“请母亲赐教。” 老夫人从冷先生手里取过一面旗子。 顾玉认得。 那上面的图腾不是顾家家徽,而是顾家军领兵征战时,战旗上的图腾。 一只赤红狰狞的火眼。 听闻当年老镇国公攻打西戎时,西戎人遥遥一见这只火眼,便会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时隔多年,就算她虐杀了董长茂,只要盖上这只火眼的印章,董府不但不敢寻仇,反而向圣上辞官,离开京都。 由此可见当年镇国公顾钧益积威之深。 顾玉这一整天因为年少袭爵的自负,在看到这只火眼时荡然无存。 她口口声声说要撑起顾家门楣,但是比起当年的父亲,相去甚远,也再难以达到父亲的高度。 只因为... 老夫人道:“那是因为当时顾府二十万铁血兵马在手,加之你父亲战无不胜的威名在外。” 顾玉隐隐觉得不祥,落日关与西戎一战,致使顾家军折损大半,他的父亲也丧命于此。 顾家军群龙无首,最终兵权被圣上收回,后来重新整合,交到了绍无极绍太尉手里。 近二十年过去,除了在勾栏瓦舍的戏台上,会有武生咿咿呀呀唱着当初镇国公顾钧益的英勇功绩外。 顾家军这个名声,已经销声匿迹太久了。 而现在,嫡母旧事重提,所谓何意? 顾玉道:“儿明白了。” 老夫人道:“你既然明白这点,应当也会明白,顾家的荣耀,是顾家军撑起来的,想要重获荣光,非重振顾家军不可。” 顾玉看着老夫人,不懂嫡母为何这么说。 落日关一战,西戎退回草原腹地,年年朝贡。 安亲王叛乱,匆匆数月便已平定。 想要重振顾家军,难上加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