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青云台》


    第(2/3)页

    德荣称是,接了信正要走,身后谢容与忽道:“等等。”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关键的节点,起身离案,从德荣手里拿回信,将其中一行反复看了数遍——

    “这名书生自称姓徐,应该正是徐述白……称自己此行上京,正是为告御状而去,他要揭发修筑洗襟台的真相,让事实大白于天下……”

    揭发修筑洗襟台的真相,让事实大白于天下。

    修筑洗襟台的真相。

    什么叫……修筑的真相?

    徐途贩卖次等木料,何鸿云从中牟取暴利,致使洗襟台塌。

    这不该是洗襟台坍塌的真相吗?

    而修筑洗襟台,是昭化帝提议,朝廷明令颁布,臣工士子乃至天下人拥护的决策,这其中,能有什么真相?

    修筑在前,坍塌在后,短短几字之差微乎其微,说不定只是青唯的笔误,只是老夫妇或者薛长兴在转述时的口误,但不知怎么,谢容与就是直觉这几笔看似谬误的措辞事关重大。

    他握紧信纸,问德荣:“何鸿云是不是至今不肯画押?”

    德荣道:“是,狱卒已用了刑,但他拒不画押,直言要见殿下您,刑部昨日还来昭允殿请过,但是殿下您回绝了。”

    谢容与想到一种可能。

    如果……只是如果,徐述白上京要告的御状,不是针对何家呢?

    徐述白是徐途的侄子,徐途就是贩卖次等木料的人,所以所有人都会理所当然地想到,徐述白上京告御状,是为了揭发何鸿云偷梁换柱牟取暴利的恶行。

    可是徐述白决定上京是在洗襟台修成之前,他若在那时得知木料被换,是来得及阻止士子登台的,他为什么不阻止呢?

    还是说,他另有要事,才不得不马不停蹄地上京?

    思绪仿佛开了闸,谢容与蓦地忆起徐述白在临上京前,对扶冬说的话——

    “这个洗襟台,不登也罢!”

    “我上京为的就是洗襟台!是要敲登闻鼓告御状的!”

    洗襟台是为士子而建的,在天底下每一个士人心中,都象征着尊荣,哪怕徐途换了木料,徐述白恨的也该是徐途,是利用洗襟台立功升官的何鸿云,而不是洗襟台本身,可当他说出“洗襟台不登也罢”时,分明是带着对这座楼台的憎恶的。

    徐述白一个士人,为何会憎恶洗襟台?

    他上京要告的御状,究竟是何家,还是另有其人?

    他最后与冯姓老夫妇说,揭发修筑洗襟台的真相,“修筑”二字,指的到底是被偷换的木料,还是楼台修筑的缘由?

    谢容与将信函一收,一刻不停地往天牢走:“让刑部把洗襟台的重审案宗拿给本王,本王要见何鸿云,快!”

    如果……如果当年徐述白上京,不是为了状告何家,那么何家哪怕杀了徐述白,大可以说他是畏罪失踪,何必做出他死在洗襟台下的假象?

    还是说,何家当年并没有杀徐述白。

    徐述白的失踪,也与何家无关?

    三司定罪,要将草拟的罪条一一念给嫌犯听过,包括所有被害人的名录,何鸿云迟迟不肯画押,是因为这个徐述白吗?他要见他,是在这短短的三个字中听出了什么被掩埋在昔年尘埃下的真相吗?

    “调玄鹰司所有在衙兵马到刑部天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