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察举制这个政策沿用了几百年,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 在扶苏看来,察举制就是作为介于世袭和科举制中间的过渡政策。 他打算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再顺水推舟推行科举制,如此只会水到渠成。 察举制别的不说,光是让官员们自行选拔人才这一点,就能筛选出来很大一部分水分。 说白了,大秦的普通官吏就是大秦这个钢铁巨兽里面的一颗螺丝钉,只需要坚实执行政策就行了。 至于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 比如萧何也只是一个沛县的一个普通官吏,倘若没有舞台,又有谁知道他的才干? 察举制,就是给这些萧何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展现能力。 尽管察举制还有很多缺点弊端,比如权力垄断,非常容易产生世家门阀之类的后果。 但是扶苏现在没得选。 本来他就打算让这个制度作为科举制的前置过渡,这些全都无伤大雅。 刚好,秦法答问这一件事在民间非常火爆,不如就把秦法答问其中的佼佼者,作为答卷的一部分吧。 其中,优胜者可以直接来到咸阳城就读稷下学宫,其家属可以优先获得大秦最新培育出来的作物,例如纸张之类的科技产物优先供应。 想必这样一来的话,就能调动群众们的积极性。 光是一个红薯就能引发全民学秦法的热潮,若是以后玉米,土豆等相继出世,恐怕都不需要他引导就能达成可观的效果。 倒也幸好这段时间大秦国境内比较太平,如今统一天下已有三年光景,还没发生过对外战争。 要是战乱的时候,扶苏感觉自己这一套秦法答问的策略估计行不通了。 不过也没关系,天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只要扶苏开口说想要人才,民间有的是人才。 实在不行,还可以去龙场里捞人,那里的人才一个比一个优秀。 “咳咳,我有一计,请诸位静听。” 扶苏这就组织起语言,把自己刚刚得出的想法公之于众。 大臣们听完扶苏的这个举措,深感惊疑,纷纷陷入沉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