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理论-《梦回甲午》


    第(2/3)页

    当天晚上,凯瑟琳和美利坚代表田贝前来拜访石云开,双方相谈甚欢,虽然没有触及到什么实际内容,也算建立了初步的联系,给彼此都留下一个良好印象。

    美利坚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镇武左军在清国内部的地位差不多,都是具有一定实力,但是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那种。

    美利坚人18世纪摆脱英吉利人的殖民统治,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然后在19世纪中期通过南北战争,美利坚人完成内部统合,真正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就在统一之后,美利坚人才有余力把目光投向海外,想要在19世纪的殖民潮中捞一勺子。结果等出了国门美利坚人才发现,全球基本已经被瓜分完毕,只剩下菲律宾那个狗不拉屎的地方没人要,于是美利坚人就屁颠屁颠的把那地方占下来,总算是有了块殖民地,从此可以称得上“帝国主义”了……

    虽然有了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美利坚人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他们就像是闻到了大便味的流浪狗,全球到处乱窜,有没有机会都要插一杠子,能混diǎn残羹剩饭就混diǎn,混不到的话搅和搅和涨涨经验也不错,重在参与嘛。

    必须得说,美利坚人这种“重在掺和”的精神是很值得鼓励的,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善于利用新生事物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一diǎn上,英法俄德等国不具备美利坚人的敏锐性,至少从石云开到达平壤之后,在西洋各国中,是美利坚人第一个来拜访石云开的。

    当然,这或许也和英法俄德等国在清国内部已经有了自己的业务员不无关系,他们可能认为哪怕是不拉拢石云开,在清国也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谈判进行到第四天,会议暂时中止,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分别要向光绪和睦仁报告谈判进程,确定下一阶段的谈判方案。

    还好现在已经有了电报,汇报谈判进程这种事,在电报里就能搞定,不用千里迢迢的派人返回京师,那样的话,恐怕谈判就会旷日持久,有这个功夫,不如大伙拉开架势战个痛快比较干脆。

    当天下午,美利坚代表在临时营地举办了一个酒会,邀请各国代表以及观察员、记者、武官参加。石云开身为清国武官,自然也获得了邀请函。

    天将日暮时分,石云开身着特别定制的晚礼服,在凯瑟琳的陪伴下进入会场。

    作为一个老牌帝国,清国并没有自己的军方制式礼服,有的只是一套朝服,甚至连常服都没有。如果要参加西方酒会,就要自己置办行头,为此,石云开还在京师时,就找了手艺精湛的裁缝做了几套衣服,以适应不同的场合,现在就派上了用场。

    身穿礼服的石云开步入会场的时候,顿时成为与会众人视线的焦diǎn。不同于日本人和西方人的高dǐng帽、燕尾服,也不同于清国人的长袍马褂、dǐng戴花翎。石云开上身穿暗红色高领对襟外套,下身穿白色宽腿马裤,脚上穿了双长筒马靴,再加上外罩的暗红色云斗披风,真可以说是英俊威武,庄重大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