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缅甸大起义-《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2/3)页

    “不要信口开河,难道我们不能联合其他国家的军队?就像几年前的北京一样,华国一定会在联合打击下屈服!”

    “阁下实在是缺少战略意识,华国和北京的那个女人不一样,他们一直都处在强硬的对外态度中,前几天的日本还被迫签订了条约。交出了刺杀吕梁的凶手,这样的国家不是几万、十几万士兵能够打败的。”

    首相贝尔福召集的大臣会议逐渐演变成争吵,并向着人身攻击的纵深发展,贝尔福摇摇头,不得不暂时停止此次讨论。他倾向于只打击缅甸,等日本战胜俄国后再想办法怂恿他们找华国的麻烦,这才是英国一贯的策略,但议会中主张武力打击华国的声音也不小。贝尔福还得想办法摆平那一群人。

    “什么时候大英帝国面对国际局势束手无措了?难道英国在迎接德国挑战的同时还要在远东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吗?那个蛮荒的国度,怎么就在众人反应不过来之前就变成一个强大的、强硬的政权?”贝尔福一筹莫展。战略大师、国际搅屎棍的英国终于也有了想不出办法的时候。

    缅甸的局势还在走向恶化,缅甸自由军发动武装起义并击败第一次进剿的英军后,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拿下了曼德勒以东、以北大片土地,起义的影响迅速扩大并让武装队伍不断膨胀,从一开始的不到三千人,达到了现在的三万多人。虽然大部分都是手持刀斧的农民,但声势已成。

    1904年7月19日,自认为准备充分的英军聚集在曼德勒,这里有三千名缅甸殖民地士兵、一万三千名印度殖民地士兵和一千名英国士兵,在梅加中将的带领下。准备发动代号为“王冠意志”的军事行动,试图一举消灭盘踞在北方的缅甸自由军。

    梅加中将并不赞同此时进军,正值雨季,雨水会让军队寸步难行,让武器失去效用,让火炮深陷泥潭。但来自伦敦的**无能的官僚让梅家即刻进军,第一时间剿灭自由军,难道印度让那些官僚都失去理智了吗?缅甸不是南非,在这里作战将承受几倍的代价。

    最让梅加烧心的是后勤补给,虽然有伊洛瓦底江这条水道,但蒸汽船只能抵达曼德勒以南四百多公里的马圭,剩下的要靠人力小船一diǎndiǎn运过来,这让后勤部队吃进苦头,从当地征发的民夫并不配合,工作也不认真,一个多月的运输量只够满足军队半个月的消耗,更别说伊洛瓦底江两岸和曼德勒周围无处不在的游击队,更是增加了运输的麻烦。

    但命令就是命令,梅加也知道缅甸对于印度的重要性,知道印度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不说其他,梅加的家族就在印度拥有重大的利益,这也是他出击的最大动力。

    按照情报,自由军在曼德勒东北的腊戍拥有一个最大的训练营,那里是自由军的根据地之一,北方的锡高也是根据地之一,游击队和自由军战士大多从这两地出发袭击各村镇和运输线,只要攻占这两地,就会沉重打击自由军的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