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民猪-《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再加上肥肉率高等原因,中华土著就渐渐从养殖场里消失了,只有村里的老百姓,还依旧按照过往的习惯饲养这些本土猪种,等开始环保整顿之后,本土猪种存栏量就更少了。
这些外国种猪一度占据了国内种猪市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额,和养鸡行业一样,国内猪企每年也都要花费数以亿计的高额资金从国外引进种猪。
而国内原有的民猪、金华两头乌、成华猪、太湖猪、内江猪、广东大白花猪、乌金猪、藏香猪、荣昌猪等本土优良品种已经没多少养殖场养了。
李耒曾经看过一条热搜,说最适合炒回锅肉的成华猪已经快灭绝了,这就是该现象的表现之一。
很多年纪大点的人经常说现在的猪肉吃着没当年那么香了,这其实就是因为猪种的改变。
一个地区、国家的餐饮习惯和原材料息息相关,回锅肉是四川厨师根据成华猪的特色研发出来的,把皮薄肉嫩、肥瘦相间的成华猪肉换成几乎全是瘦肉的约克猪肉,还按照老方子做回锅肉,味道肯定不一样。
以前无锡人烧红烧肉用的是二花脸猪肉,也就是太湖猪的肉,这种猪肥肉多、肉质鲜美,最适合做红烧肉,换成杜洛克猪,就算尽量找肥一些的肉来做红烧肉,终究做不出那种味道。
一些高档饭店,或许还会尽量寻找成华猪、太湖猪来做回锅肉、红烧肉,普通路边小饭店就没这个能力了;所以找回儿时记忆中的猪肉香也就成了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特权。
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国年消耗猪肉六千万吨,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差不多八十斤,就本土猪的生长效率,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这个需求。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得先解决能不能吃到的问题,再来说吃得好不好的问题,光想着吃好,最后怕是吃都吃不到。
“就是民猪,这种猪你在部队应该养过吧?不过在我这儿养猪,办法跟部队上还有些不一样。”李耒让憨娃把刚取出来的饲料递给梁天胜,“以后,你就用这种饲料喂猪,每天还要给仔猪称重,记录体重变化。”
梁天胜取了一点饲料送到嘴里慢慢品尝,“玉米面、豆饼、麦麸、盐......这些猪太享受了!吃得这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