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周太后的这份懿旨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贴满了大越国的大街小巷。 众人得知了先皇死亡的真正原因,也知道了顾庭生和周正延两人其实是被夏侯杞给冤枉的,进一步也认识了那位深明大义的周太后。 “当年黎王殿下还没出生的时候,周太后所生的大皇子逼宫谋反,周太后一杯毒酒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解决了朝堂纷争; 现在 ,她又揭穿了夏侯杞的阴谋,还大越国一片清明,她可真是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啊,难怪先帝曾经下旨,无论哪位皇子继位,必须封这位周皇后为太后。 她果然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爱戴呀!” “有这么一位明事理的太后,真是我大越国百姓之福啊。” 就这样,夏侯杞和方太后被关进了天牢,礼部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夏侯瑾登基为帝。 他继位之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册封黎王妃沈云卿为皇后,入住凤仪殿。 只是,沈云卿刚刚小产,身体虚弱,封后大典又极其繁琐,需要三跪九叩,敬告宗庙,下几乎一整天都需要跪在地上才行。 虽然她已经被封为皇后了,却没有举行封后大典。 因为夏侯瑾担心沈云卿在封后大典的时候累着,便以礼部提供的凤袍不合适为由,暂缓封后大典。 夏侯瑾继位之后,并未苛待夏侯杞留下的那些后妃,而是将她们迁到城外的一座皇家别院里安心养老。 郑皇后有孕在身,不宜出宫,夏侯瑾便将她安排在了先前方太后所住的寿安宫。 皇帝之位已经易主了,继续称呼郑皇后为皇后,显然是不合适的。 称呼太后也更加不合适,于是,对于郑皇后的封号和如何册封问题,文武百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此事便一直僵持不下,最后由于朝堂事物众多,从而搁浅了,由于郑皇后向来深居简出,此事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提及,宫女太监们便称呼郑皇后为郑夫人。 至于下了懿旨解决了朝堂纷争的周太后,则被夏侯瑾封为了东太后。 他的生母惠太妃则被封为了西太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