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章 实乃巧合-《汉大也》


    第(3/3)页

    “谁是中方常胜?”

    无不询问起中方常胜来,此名实在陌生。

    “是中方不败......中方先生,常胜乃其字。”

    有反应快的宾客,将目光投向杨玉,一如那后世学渣看向学霸,敬畏莫名。

    “不愧是让梁王亲迎之人,真大才也。”

    “此等贤才,竟名不彰于世,我等闻所未闻,奇也怪哉......”

    “想是一直避居世外,抑或我等孤陋寡闻?”

    “惜乎,何以现在才出世,真我等之失,梁王之失,大汉之失也......”

    “可另有著作传世?”

    “嘘,诸君收声,切莫吵醒了中方先生。”

    “极是,极是。”

    ......

    杨玉早预料到这一幕,所以早早就闭上双目,装作假寐,毕竟“年龄”大了,容易瞌睡。咳,其实是他有些心虚,人家原主司马相如可就在旁边呢,他终究还有一点羞耻心。

    众宾客果然放低了声音,唯恐打扰了杨玉小憩,又难掩心中倾诉欲望,带着激动之色,窃窃私语。

    面对同一篇赋,各人关注却不同,他人或许陶醉于此赋的辞藻华丽,气象万千,枚乘却为其思想所折服。

    此赋表面看似是渲染天子校猎,检阅各部曲将帅,写天子猎余庆功,置酒张乐,美女云集,将奢乐的场面层层递进,推向最高潮。然而在逐层推进的夸扬之后,突然转折,写天子怅然长叹:“此大奢侈。”全然推翻了前文的夸扬,暗示出作者夸饰上林,渲染田猎,是在暴露奢侈,而不是歌颂功德。

    继而巧借天子之口提出了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是言褒意贬的讽谏,委婉而深刻。然后借题发挥,语意双关,曲意讽谏,劝谏天子要以礼仪为准则,以圣王为榜样,广收贤才。最后叙述天子行仁义而天下大悦,进行正面引导,同时指出终日纵情田猎的危害,正反对照,直言讽谏,总结全文,与开篇相呼应。

    其讽谏手段之高明,运用之妙,让枚乘都自愧不如,他之《七发》远远不及也。

    这才是赋中精髓,否则再如何华丽,也只是堆沏雕琢言辞而已,徒有其表,却无其神。

    枚乘兴奋不已,今夜连听两篇上优之赋,且无论是《子虚赋》还是《上林赋》全都暗合他的心神,让他大呼痛快,连饮三杯以纾胸臆。

    庄忌与邹阳两人更是沉浸在“汉人”这个人物的设定上。作者竟一举跨过数百年时光,将汉人引入春秋时齐人与楚人的争论中。此超脱时间与空间的手法,让不是同一时期的人发生交集,思想产生碰撞,简直匪夷所思。

    此手法之新奇,为两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沉迷老庄之学的庄忌更是心晃神摇。庄子那可是写出逍遥游与齐物论的人呀,他习老庄之学数十载,竟没学得一丝真谛,被困住了思想,简直万万不该。

    如今一篇赋,打破了他思想枷锁。他现在只想喝的酩酊大醉,学庄周化蝶一番。

    吕季孙遍观众人神情,虽未饮酒,却面色涨红,状若熏熏然。他激动的难以自抑,中方先生果然未让他失望,一赋惊动众宾客。若不是碍于场合,他几乎要大呼出声,此乃我吕氏客,吾吕氏子弟之师,大声为中方先生贺。

    公孙诡面色阴沉如水,全程不发一言,羊胜盯着杨玉狐疑不定。

    场中,唯有司马相如独自端坐,表情呆滞,目中有着浓浓的疑惑,几乎化解不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