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南疆遇袭的战报传到京城,洪熙帝震怒,传旨卫大将军三日内捉拿所有行凶之人。 对于胆敢挑衅的伊河部落,必须严惩不贷。 严惩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体怎么实施就需要文武大臣一起商议。 被太子用考核压制了一个多月的朝臣终于找到了发泄口,放开手脚,彻底吵成了一锅粥。 主战派恨不得立马踏平南蛮十六部落,痛斥当年主张受降的官员放虎归山,才导致了中元节的惨案。 主和派则旁征博引,大谈天朝上国应该弘扬仁和,以德服人,南疆的问题积累数年,不是打仗可以解决的。 中立派原本习惯和稀泥,但近来压抑得久了,反其道而行之,两边都骂。 洪熙帝许久没见到自己的文武大臣如此精力旺盛,不少年过花甲的老臣骂起人来简直焕发了第二春。 “太子,你认为该如何处置伊河部落?” 洪熙帝对褚承泽在吏部的表现很满意,上朝时也愿意展示几分父慈子孝。 刚被解禁的三皇子褚承安,和重新入朝的五皇子褚承瑜,同时看向褚承泽,等待他的回话。 经过洪熙帝刻意的冷落打压,二人都收敛了傲气,起码在面上都对太子礼让三分。 这天下,终究还是皇上的。 就算他们心里不把褚承泽当储君看,也不能僭越,尤其在政事上发表意见时。 否则就不只是对太子不敬,而是对洪熙帝的公然忤逆。 四皇子褚承远眼神浮现一抹讽刺,他母妃是丽嫔,外祖父仅任益州刺史,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这样也好,反而不必装模作样,只等着洪熙帝哪天想起来,给他分一块不好不坏的封地安度余生。 褚承泽神色淡淡地扫了主和的礼部侍郎一眼,随后目光又似有意无意地掠过顾相。 “儿臣以为,伊河部落来者不善,应当先定下户部尚书。” 褚承泽一句话,瞬间将缠斗的三方的战意消弭于无形。 南蛮打不打都是南蛮,户部尚书才是最要紧的肥缺。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兵部赵尚书立即附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做完全准备,还需户部出力。” 工部薛尚书也很积极:“陛下,户部掌管天下财政,尚书之位,实在不宜再空悬下去。” 兵部和工部是六部中消耗最大的,一年到头都在跟户部要钱。 这些天不管提什么需求,都被两个户部侍郎来回推诿,只说做不了主。 次次都要拿到朝会上掰扯半天,还要被对头吹毛求疵一番,才能等到洪熙帝拍板,已经憋了一肚子委屈。 洪熙帝深深看了一眼褚承泽,松口道:“户部尚书一职,诸位爱卿可有推举人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