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康熙众皇子里不乏有城府极深,善于耍弄心机,笼络权势之人。胤祥从小虽然生于勾心斗角的皇宫,较普通人可能敏感一些,但与其他皇子相比较,在玩权弄势之上还是稍逊许多。而且有的人本性是天生的,或许胤祥天生骨子里天真善良的成份较多,所以尽管长这么大了,有时还给人一种不成熟之感。 “呵呵,十三皇子说的极是,四皇子此次表现确实出众。只是十三皇子这般傲慢可真是让卑职看不过眼,还望十三子能改其缺点,去其性格中糟粕之物,好为我大清子民谋福啊。”这戴老头说罢,仰天长叹,仿似心中对胤祥此般举动,无限担忧。 “戴老头,你别不知好歹,不识时务。倘若你再不改掉你这说话不过脑子的毛病,把各个皇子朝中大臣都得罪光了,想必离你死期也就不远了。”胤祥看到这戴老头对自己诸多不敬举动,又毫无遮掩的小觑自己,便愤怒的反驳道。 “哼,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今日就当我戴某人没见过两位皇子。”说罢,这戴老头手里缰绳一动,竟然不顾在旁并未做声的陈家辉,头也不回的骑马而去。 陈家辉看到此,也不禁眉头一皱,觉得此人虽然耿直,但行事不得章法,不会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随即疑惑道: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在官场混呢? “不就是个翰林院编修,真以为自己学问不浅,身居要职呢,戴名世,你如此不开眼早晚会死的很惨。”胤祥在轿子里略带愤怒的叨咕了两句,随即左手一松放下轿帘。 胤祥虽然是无意的发泄心中对戴名世的不满,但说着无心听者有意。陈家辉默默在心里记下了:戴名世,翰林院编修,这一信息,好等回去问若蓝,这编修究竟如何。 就这样陈家辉一路想,一路走,不过半个时辰竟然到了午门。此时午门前已经聚集一些要上朝的王公大臣,看到陈家辉骑马而来,纷纷上去朝贺道:“四皇子此次真是为灾区老百姓造造福了。” 也有人说:“我们大清朝有四皇子这般有为的皇子,真是大清子民的福分啊。” 一时间,不待陈家辉下马,这虚伪恭维之词便如山如洪流般,朝陈家辉“扑打”而去。饶是陈家辉骑在马上,若是已经下马在地,恐怕这些人会潮水一样,将陈家辉落脚之地堵的车马不通。 陈家辉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看到田文镜居然也在这朝贺人之中,但却是一脸真诚。不禁,微微露出笑容。同时他也看到,旁边站的几个皇子脸却如霜打般冷峻没有颜色,远远的望着陈家辉并无言语。但有一人却大不相同,此人也穿着皇子平日里上朝穿的服饰,想必也是一位皇子。 只见那人面带喜色,直直朝陈家辉走来,这时陈家辉也已下马。身边的王公大臣,看到此人过来竟然一一让开了道路,面带恭敬的看着此人从身边走过。 “胤禩拜见四阿哥,代受灾黎民百姓对四哥致谢。”此人走到陈家辉面色淡定,却又一脸谦和的施礼道。 这时身边的大臣私底下纷纷言语道:“还是八阿哥大器,看到四皇子取得骄人成绩不仅没有丝毫妒忌之意,反倒是以谢相对。” “是啊,是啊,八阿哥确实较之其他阿哥来说知书达理,大器过人。”这些大人各抒己见纷纷议论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