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换粮票-《四合院之许大茂的幸福生活》


    第(2/3)页

    为了节省开支,纸花,彩球这些东西都要由他们用废报纸亲手制作,然后用颜料染制而成。

    另外,为庆祝节日。整个厂上下里外都要装扮一新。

    这些天来,他们可真是忙得不行。

    “那国庆时你能到广场那边吗?”许母很好奇。

    “不清楚,到时听领导的指派了,估计悬,我们厂只能派10个人,京城这么多厂呢,工人队伍就只有几百人的名额。”

    许大茂自己可不抱希望,他的资历还是太浅了。

    娄晓娥回来时,已是晚霞满天。

    她把粮本和领回的粮票一并交给他,结婚几年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都是许大茂管的,她乐得省心。

    “大茂,刚才领票时我碰到前院的赵叔了,他偷偷问,能不能还和以前一样,拿细粮换咱家的粗粮。我和他说了,这事儿归你管。”

    娄晓娥这个甩手掌柜是当得理直气壮的。

    她从小环境好,虽说公私合营之后,娄家逐渐退出了轧钢厂的管理层,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起码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变差。

    后来嫁给许大茂,有空间托底,最起码在吃食上,她没有经历过苦日子,就一直保留着那一份纯真。

    所以,她并没有像一些女人那样,嫁人之后过着顿顿粗粮,数着米粒,一分掰成两分花的算计日子,然后变得面目全非。

    很多人都会骂这些女人怎么会这么坏。

    在许大茂看来,其实这那些女人也都是可怜人,都是一个穷字闹的。

    连最起码的肚子都填不饱了,有些人可能会守住底线,但更多一部分人,为了生存,底线可能就会一降再降。

    许母在一旁问,“前院儿赵家一直找你换粗粮吗?”

    “是啊,他家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定量不够,不换些粗粮,根本就不够吃。”

    “唉,你赵婶也是太苦命了,年轻时多精神漂亮的一个人,比中院的贾家媳妇还漂亮些,可就是一场难产,变成现在这样……”

    许母说起赵婶的事也是一阵唏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