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君民相见-《三国最强霸主》


    第(3/3)页

    可惜……

    汉献帝微微一叹,抬手示意:“众位平身!”

    走完了过场,车驾继续前行。

    当晚,迁徙队伍在颍川郡城歇息,第二天上午,又开始前往南阳宛城。

    快要到达宛城时,汉献帝和孙贲商量道:“孙爱卿,待会儿进入宛城时,朕就不抛头露面了吧?”

    孙贲却是摇了摇头:“陛下入宛城,代表的是大政迁移,必须宣称出去,让子民们看到陛下的荣光。”

    汉献帝听了后,微微一叹,不再说话。

    沿途景致飞快倒退,草木葱茏,空气清爽,仿佛带着一种新清灵气。

    飞虎骑在前头开道,步卒紧随,车驾越过一片草地,宛城渐渐出现在视野中。

    自古以来,一座正规城池都有两道城墙,内墙长数里叫城,城里面集中住着权贵、官吏、工匠,集中手工业是城市的原始职能……

    外墙长十余里叫郭,郭里面住着普通百姓,许多是工匠家属以及服务行业的居民。

    郭的出现比墙要晚,这城郭的区分是一种分工明确的城市规划传统,还有双重保护的作用。

    但随着人口繁衍倍增,围起来的墙郭就不够用了,中原一带外族绝迹,这种保护限制渐渐失去意义。

    许多中原繁华城市的城郭外面也聚集了民居、街道,甚至还有着集市。

    从孙贲计划迁都宛城开始,便调来蒋琬和尹籍,负责宛城的规划改建。

    只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整个宛城便焕然一新,人口倍增,商业繁荣,秩序井然。

    今天正好逢着每月的大集市,远远近近的村民、行商都赶了过来。

    再有城里的市民摆摊出售一些手工器物,整个城市显得热闹非凡,生机勃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