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其身正,不令而行-《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洗碗的时候,是去军医那里,盛上一碗煮熟的水,饭后喝完一碗热水,补充点热量,顺便把碗冲刷一遍,热水喝完,用麻布把碗一擦就干净了。

    “哥哥俺不想喝了。”弟弟喝了半碗,不想再喝了。

    李孟羲也喝饱了,水很珍贵,尤其是煮好的水,不容浪费,李孟羲于是就回去,把剩的水倒进了水袋里,当做明天喝的水。

    李孟羲和刘备关羽等人数次建议,让士卒们喝开水,不能喝生水,可普及开水这件简单的事,就有些难度。

    燃料是一方面的问题,水源是问题,储水具也是另一方面的问题。

    军中现在,白天只有保存火种的火盆,没有可以保存火种的同时,可以利用热量来烧水的炉子,白天不便烧水,军医车上每天悬在木架上烧的那一点热水,就艰难的不行。

    只有晚上做饭的时候,饭后,烧上一翁开水,士卒们就在这时,把烧开或的水装到水袋里,当做第二日行军时的补充用水。

    尤其是关羽那八九百的战兵,训练强度很大,每日练奔袭战术,挥汗如雨,水袋又不足,两人才一只水袋,一天下来,两人分一袋水,士兵们口渴难忍。

    这要是行军途中,遇到了小沟小河,士兵们喉咙似火,哪里能忍住不喝。

    所以现在在推行喝喝水的习惯,条件尚不十分充足。

    弟弟惦记着木头小人的事,李孟羲刚把水装完,弟弟就拿着小人,往李孟羲手里塞。

    答应了弟弟到事,就要做到,李孟羲于是从车上翻出竹简,拿出了竹简里半钝的刻刀。

    然后,就借着火把的光,李孟羲皱着眉头,一边回想雕刻的技艺,一边用刻刀在小兵人上修饰。

    首先是兵人粗糙的头部,弟弟说这木头小人没有鼻子,也没有眼睛,还没有耳朵,就不像个小人。

    那好,就雕刻出鼻子耳朵眼。

    在刻出五官之前,李孟羲凭借写前世的美术功底,先把木头小人的头部,修出接近真实的人头颅的形状,然后,按照汉代人的发型,在小人脑袋上边,留出了小发髻,再用刻刀,划出头发的纹理。

    接着,修饰面部和颈部,这一切工作完毕之后,李孟羲才开始小心翼翼的雕刻小人的五官。

    李孟羲沉浸在了雕刻之中,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刻刀一点一点削去木屑,小人的眼睛,鼻子,耳朵,慢慢显示出来了。

    “好了。”李孟羲吹去小人上的木屑,把木人给了弟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