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败军之将是否堪用-《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第一,汉末是诸侯混战,非是国战,没有宋明只时与外族作战上下同仇敌忾的军心。

    第二,封建王朝,甚少有军队能有比肩现代化国家军队的军魂。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可以为了营救兄弟部队,可抛头颅洒热血,至生死于不顾。

    而封建王朝是什么情况,两支军队的关系,靠将领个人的私交,将领关系好,就拼死相救。将领关系不好,就见死不救,甚至坑友军去填旋,甚至溃逃的时候,嫌友军人死的少,没能多拖住敌军一会儿。

    兵非好战,普通士卒只要脑子正常,都是想能少打仗就少打仗。普通士兵如此,这个时代绝大数普通将领也都没有什么一雪前耻报仇雪恨的心劲儿。

    即如此,一将溃败,肯定是遇到了难挡之敌,再让已经败过一仗的败军之将领兵再战,先不说败军之将的战斗意志有没有被敌军摧毁,但说既然成了败军之将,能力就很大可能就不如敌军的将领。

    所以,让败军之将再次领兵杀回,再次大败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李孟羲认为,败军之将,不能大用,至少多时间内不能再用。

    刘备对李孟羲的分析大为赞同,两人一致认为,说什么将功补过,立用败军之将,实在是太过冒险。

    还有,李孟羲说败军之将,从此不用,刘备对此有很大的不同意见。

    胜败无常,哪有常胜不败之将?一战失利,便从此不用,岂不很快无人可用?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纵是败军之将,危急之时,怎能不用?

    孟羲你之顾虑,让败军之将带兵再战敌军,是否会临阵倒戈,嗯……此不绝对,我看,得分人。”刘备面带轻笑,眼中智慧的光芒闪现。

    “分人?”李孟羲抬头看着刘备,眉头微皱。

    “对,分人。”刘备点头,“看为将之人,是勇毅之人,还是无胆之辈;看其是否与我军中之人有怨,是否与敌军军中之人有旧;再看此人是否有家眷亲属在我军中,若其孤身一人,了无牵挂,或敢临阵倒戈,不得不防。若是军中有其眷属,则无有此忧虑,可委以重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