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饭的后打饭-《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3/3)页

    明天应该没事了,李孟羲想着。

    “明日吧,明日我看看能找到什么活计给大伙做。”李孟羲答应了老铁。

    老铁连连道谢。

    然后,不好再打搅李孟羲休息,老铁忙离开了。

    老铁走后,李孟羲沉思了一会儿,可以边随军边生产的简单手工生产的东西是什么来着?

    对,是草鞋,筐子,还有蹂制皮革,除此之外,还有人会烧陶器。

    大致就这些了。

    李孟羲想着。

    明日事,可明日决也。

    李孟羲晃了晃脑袋,把事情从脑海中甩了出去,然后把火把丢在地上,滚了几滚,又踩了一脚,把火把熄灭了。

    一夜又过去了。

    翌日清晨,太阳刚照在脸上,李孟羲猛然睁开了眼睛。

    “筐子。”睁开眼睛的第一时间,李孟羲嘴里脱口而出两个字。

    敢请他昨晚把这事记了一夜。

    又一日,该把义军随军生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李孟羲这一天,在上午教了弟弟写在,并把旧教的字带着弟弟温习了一遍,叮嘱弟弟没事儿别乱跑,认真习字。

    然后到下午,李孟羲和游骑一起,边行军边前前后后的跑,调查各种生产所需的细节。

    比如编筐就需要有荆条,没有荆条,竹子也行,没有竹子,细树枝也是行的。

    荆条不太好找,竹林没遇到,要是遇到了,一片竹林砍上一会儿,就能砍够全军编筐所用了,更不用说还有细树枝,树随处可见,爬上树随便扯一些树枝,就有了编筐的材料。

    关键是两点,其一,该如何让扎营的时候,让民夫们自发的去附近的树上扯树枝呢?命令可能不太行,只有激赏。

    其二,义军现在能拿出手的奖赏就只有粮食了,物价又该怎么定,编一只筐难度是多大,花费时间又是多久,一只筐赏多少粮,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呢?

    还有,筐有大小,该怎么制定行业标准呢?

    大筐若是一斤粮,小筐也是一斤粮,断然不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