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分甲-《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1/3)页

    李孟羲扒拉着弟弟的脑袋左看右看,像是在看水瓢,其实他在苦思冥想,该如何只用甲片和麻绳编出扎盔来。

    最简单的办法,汉朝除了有正常形制的头盔以外,还有一种“头巾盔”。头巾盔是李孟羲自己给起的名字,更规范的名字李孟羲给忘了。

    头巾盔头顶没有防御,这种头盔外形很特殊,像是一只没有底的水桶扣在头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头巾盔防御力低下,相反,除了头顶是空挡以外,其他的如额头,脸颊,后脑,全都有防护。

    而因为头巾盔像一只小桶一样,头盔高出头顶一大截,这样以来,虽说头顶没有片甲,可敌人也很难从头顶攻击——除非被按到地上,拿刀从上往下捅,就能捅到头顶的未防护区域。

    只所以细思之后会选择这样一种盔型,是因为李孟羲觉得头巾盔好像是最简单的。

    头巾盔要编制只用把扎甲片穿成一个长方形的长条,然后像围巾那样,首尾再间接起来就行。

    不像其他的有顶的盔,盔顶是最难编甲的部分,只多加了顶部,难度就平增数倍。

    想好了头盔的形制,李孟羲说干就干。

    甲片是不缺的,关羽送来的一满筐甲片,少说得有个四五十斤,这么多甲片,就是编出一套重步人甲也够了。

    李孟羲左看右看没有找到麻绳,倒是看到弟弟的麻布衣上有露出来的麻线头,可总不能把弟弟衣服拆了吧。

    刘备从军中搜集到了好几套小一号的麻衣,都是厚实且质量很好的衣服,虽说弟弟现在衣服都多的都穿不完了,可要拆他的衣服,砖头一定会哭的。

    这可怎么是好。

    最终问题被解决是因为李孟羲主动向刘备寻求了帮助。

    游骑前前后后的在长长的行军队伍中穿行,沟通手段有限,只能由速度快的骑兵频繁的往来于队伍首尾。游骑往来奔走的目的在于,时刻反馈各部的情况至统帅那里,以便统帅能时刻掌握军队的整体情况,以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当第二次看到游骑打马从车队旁经过时,李孟羲叫住了骑兵,然后请求骑兵帮忙向转达刘备转达自己的问题。

    骑兵策马离开,不消半刻,刘备就来了,他怀里抱着几卷细麻线,一股脑全丢进进了李孟羲的车上。

    “能找到的,全在这儿了。”刘备不辞劳苦,为一点小事奔波,他却没有一点怨言,“再有事,告知于我便是。”

    李孟羲连连道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