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虞小怜和他爹说好,被人跟踪的事儿,不要当她娘说,以免她娘忧心。 也不知道跟踪他们的人,是不是汪掌柜派的,还是只是单纯的见财起意之人,总之,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不敢再去聚名轩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虞小怜想去码头转转。 孙氏不放心她一个人出去,让赵二丫跟着她。 小虎子也吵着想出去,后来被虞小怜用一把坚果哄住,留在了客栈。 他们住的客栈就是在码头附近,所以虞小怜和赵二丫很快就到了码头。 码头上湿气很重,凉风习习,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长工们一趟趟从刚靠岸的船上往下卸货物,每扛一次货物,就在负责记录的人那里领一个竹签。 有体壮耐活的人,因为扛的次数多,腰间布袋里已经有不少竹签了,有的瘦弱力小的,扛了一趟就得坐地上休息,等休息好了,才再去扛下一趟。 这些竹签是记件的一种方式,等货物卸完,扛包的人将会按竹签的多少,去工头那算今天的工钱。 一船货物很快就被卸完,扛的多的人挣了一百多文钱,扛少的人只挣了几十文钱。 码头上除了扛包的汉子,还有不少渔船和卖吃食的摊子,很是热闹。 “哎,张兄,你来码头干什么来了?” “家里最近不太平,两个孩子都生了疟疾,我娘让我来码头寻只螃蟹回去,挂在门上避疟鬼。” “我看板叔的船刚出海回来,你快去问问吧,说不定能混着一两只的,去晚了怕板叔就把它扔回海里去了。” “那咱们回见……” 虞小怜耳尖的听见螃蟹两个字,顿时拉上赵二丫很上前面那个姓张的中年男人。 螃蟹啊,想想就流口水。 姓张的中年男人快步走到一艘渔船前面,高声喊了一嗓子,“板叔,我家里有人得了疟疾,我来寻一只螃蟹……” 正在往竹筐里捡鱼的板叔抬头看了一眼,见是自己熟悉的人,就在船舱的大大小小的杂鱼里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就从让人眼花缭乱的鱼里面,找出一个巴掌大的螃蟹,一使劲儿就扔在了岸上。 姓张的中年男人拿出家里拿来的细绳,来来回回的把螃蟹的两个钳子缠了几圈,对着板叔道了声谢,就走了。 虞小怜盯着被中年男人提在手里的大螃蟹,眼睛都直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