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燕国。 皇宫。 燕皇站在殿外,抬眸望天,如老僧入定一般,古井不波。 天边乌云密布,狂风席卷而来。 身着绯色官袍的白发老者步履匆匆,来到燕皇的跟前,顾不得行礼,急促道:“陛下,虎贲军已经离开晋南府,不日就将与白起对阵!” 燕皇微微一怔,收回目光,望向白发大臣,有些感叹的道: “白起剿灭那二十万人不过短短半个月,就逼得周国那小子不得不派出虎贲军,看来他确实有些本事,只可惜......不能为朕所用。” 燕国右相柳渊听见这话,脸上露出焦急之色: “陛下,就目前的形势,我大乾若是再袖手旁观,周国恐被乾国所覆灭!” 燕皇摆摆手道: “没你说得那么严重,虎贲军还未参战,胜负犹未可知......” “那些卫所的士卒,能种好地,就算不错,周国上下应该也没指望他们能扛多久。” 柳渊微微发愣,终于意识到陛下对乾国是发自骨子里的轻视! 纵然事实摆在眼前,陛下仍旧不会相信,乾国能够覆灭周国。 毕竟。 一直以来。 诸国之中只有周国能与陛下打造的大燕铁骑一战。 能被陛下放下眼里的,也只有周国的虎贲军。 柳渊深吸了一口气,平复情绪,看着眼前的燕皇,再次开口: “陛下可还记得,曾经同臣打的赌。” 燕皇眸子里露出茫然之色:“什么?” 柳渊道:“之前在郊外的猎场,陛下曾说,三个月内,周国能击退乾国的军队,从此以后,陛下便是住在猎场,臣也不得上疏进谏。 周国若是能击退乾国的军队,陛下就采纳臣的谏言,减少狩猎的次数......陛下不记得了?” 燕皇听见这话,思索了片刻,悠悠道:“有点印象......” 柳渊又道:“依照如今的形势,周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个月内击退乾国的军队,这场赌约是臣赢了。 从今以后,陛下应当减少狩猎的次数!” 燕皇看向柳渊,发现他一脸认真,不似在开玩笑,板起了脸,没有说话。 柳渊正色道:“君无戏言,从今以后,只要臣还活着,看见陛下一年狩猎超过四次,便上疏进谏!” 燕皇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 他和柳渊自幼便是玩伴,几十年来,一路风风雨雨,柳渊始终伴他左右。 他还是太子之时,柳渊还为他挡过一剑,差点丢了性命。 换句话说,两人间的情谊远超寻常的君臣。 若非如此,柳渊也不敢隔三岔五的直言进谏。 “柳渊,你是不是觉得,朕不会拿你怎样?” 燕皇板着脸,看着柳渊,冷声道。 “臣绝无此意。” 柳渊不冷不澹的回了一句,然后躬身行礼,一言不发。 瞬间。 气氛陷入凝固。 一旁的宦官一脸紧张,大气都不敢喘。 僵持片刻后。 燕皇悠悠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道:“你已经这把年纪,何必如此......” 柳渊道:“臣只是在做分内之事。” 听见这话,燕皇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看见他坚定的表情,又陷入沉默。 好一会才道:“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柳渊抬眸看向燕皇,苍老的脸庞露出郑重之色,一字一顿道:“臣恳请陛下立刻出兵,解周国之围!” 燕皇道:“这件事,朕心里有数,周国那小子至今没有答应朕的要求,说明周国的局势没有你想的那么危急...... 等他撑不下去,自然会派人求朕,那个时候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柳渊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还没开口就被燕皇打断: “朕领兵打仗几十年,纵然如今老了,却没有湖涂,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朕比你清楚!”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柳渊听了,没有丝毫的动摇,坚定道:“臣确实不懂行军打仗,但臣知道,乾国今非昔比! 白起在周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乾国各州府却没有受到影响! 这说明,乾国入侵周国,压根没有全力以赴!” 燕皇脸上露出一抹不屑,不冷不澹道:“柳相不觉得,这个结论太过草率?” 柳渊并没有反驳,只是道:“陛下可知道,半年时间,乾国征召了多少新军?” 燕皇道:“朕不屑知道。” 柳渊道:“十五万人!这十五万人还不包括原先折冲府的士卒,算上原先折冲府的士卒,至少四十万人! 足足四十万人,派到周国的只有十万人!而这十万人就将周国搅得天翻地覆,三番两次的向我大燕求援!” 燕皇看向柳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