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鄂顺坐在天机车外,听着车里传来子受和闻仲的对话。 “陛下,毒瘴之地,清早起来瘴气氤氲,迟尺之间人不相见。一定要到日中光景,雾散日来,方才能辨别物件。” “且一天之间瘴气最盛为己时和午时,午时过后,瘴气开始消退,毒虫也归于巢穴。” “即便如此,常人呼吸一道,也足以命丧黄泉。” “仙神呼吸一道,更会引发三灾九难,让三花衰竭,五气中毒,比寻常人更可怕。” “不过,老臣已用吕岳师叔赐下的符宝印在天机车上,车内可避毒瘴。” 鄂顺:…… 子受看着车外一道漆黑的精芒,正是这一方天地的运势。 他自出朝歌时便看着这道黑气,观察了他一年时间。 这一年,他南巡讲学,为大商铺开了悟道之途,刻下两块悟道石碑,让人间气运不断抬升。 但这一道漆黑死寂的运势,没有任何变化,一直盘亘在这里。 子受看着这一道漆黑气运,开口问道: “娘娘可曾说过,几位圣人,证道至今,为何不来破此瘴气?” 涂山九儿似乎早知道子受会有此一问,平静说道: “毒瘴之气,如同幽冥血海一样,乃是父神体内污秽所化,蕴含着一道不灭的道则,即便是圣人也难以将其轻易将其彻底破除。” “这些毒瘴,不仅存在人间之中,也在三十三天上,也在九幽地下……它是一团无视时空的漆黑团雾。” “而这片大瘴之地,只是它在人间显化的外在气象。” 子受看着眼前的无边瘴气,一时无语。 原来,眼前的黑雾竟然横跨三界。 盘古大神,心中郁气究竟有多大,不仅污秽了三界,还带着不灭的道则,盘亘在天地间亿万年不消。 难怪,前世的瘴气,到了清末,才从人族的视野中消失。 前世,秦至隋唐,均知瘴气独盛。 而从唐时,广州便已天下闻名,但岭南的开发,到了明清时期,才改造完成,不再是土薄水浅、林木蒸郁、毒蛇盘踞之地,瘴气滋生的环境因素逐渐不复存在。 与其说,人族征服毒瘴,用了千年。 更像是灵气消散,仙神不出,末法到来之后,瘴气在同一时刻消失不见,人族才开始逐渐征服了这片土地。 这时,闻仲突然开口说道: “大王,人间毒瘴,也不仅仅是瘴气,这么简单。在这片黑雾笼罩的崇山峻岭绵延上,共有痧、瘴、蛊、毒四害……” “只不过,蛮荆之内,多为毒瘴,而苗疆之地,多为蛊虫。” “想要彻底除去,殊为不易。” “老臣却以为,要破除蛮荆毒瘴,可以用逐而不灭的办法。将我大商境内的毒瘴,逐出大商境内,驱逐到苗方之中。” 闻仲说完,子受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老太师,你辅左朕这么多年,怎么到现在了,还是朕走一步,你走一步。” 子受话音落下,闻仲略带诧异的抬起目光,看到了子受那一双威压十足的目光。 这一道威压,不像是来自于子受自身,更像一道道来人间万民的注视。 闻仲突然有种被万民审判的感觉。 闻仲三年未见子受,此时才突然发现,这位从小看到大的人王,已然和三年前有了巨大的不同。 闻仲还未反应过来,却听子受的声音接着响起,澹澹说道: “老太师,朕为人王,执掌人族气运,你将毒瘴赶到苗疆,与留在蛮荆,又有何区别?” “朕终究要一统天下。” “难道,你以为朕需要用毒瘴之气,毁了苗疆和仙域?” 闻仲躬身行礼道:“老臣错了。” 子受无奈摆了摆手,笑道: “你在此破瘴三年,比任何人都知道,盘古父神心中郁气的可怕,你担忧朕的性命,这并没有错。” “女娲娘娘,都已经在想着领养朕的遗孤,为下一代人王铺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