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干他娘的就完事了-《学霸:大国科技》
第(1/3)页
李瑜没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只是他无意间扎痛了崔子烨的心。
崔子烨觉得李瑜实在是太看得起他了,居然觉得以他的能力能够把这道题解出来。
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解出来,所以他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瑜。
到了七月十二号这天,李瑜等六个奥数队队员在魔都集合,由两位国内颇具声望的数学家带领,前往圣玛尔塔参加imo比赛。
带队的两位数学家有一位是来自京大数学系的资深教授,叫吕安平。
吕安平肯定是认识李瑜的,李瑜的表现那么亮眼,省赛全国冬令营国集训一路下来全拿了满分。
把李瑜招揽到京大,其实是他跟京大招生办提的主意。
冬令营举办的时候,他就在那,他注意到李瑜的表现,想把这个学生弄到京大,栽培一番,相信多年以后华国数学界又会出现一颗新星。
保送的机会已经递到李瑜的面前了,李瑜居然拒绝了,这是吕安平没想到的。
不过好在参加完高考后,李瑜志愿填的是京大,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最终依旧来了京大数学系。
吕安平都想不太明白,这个学生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直接保送进入京大数学系和参加高考自己选择京大数学系有区别吗?完全没有区别,而且浪费了好八九个月时间。
或许在李瑜的眼里他年轻,八九个月青春不算什么。
可是在吕安平的眼中,李瑜这种行为叫浪费老天爷给的天赋,属于是暴殄天物。
身为一个在数学领域研究了多年的老教授,吕安平很清楚,其实一个数学家拼搏奋斗获得成就的时间很短暂。
世界上大部分的数学天才取得巨大成就的年龄段就在十几二十多岁,最多三十多岁就得出成果了。
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到了四十岁,基本断定这个人不可能做出一流的成果了。
原因很简单,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不会有家长里短这些繁琐的小事困扰,可以全身心投入数学这个领域,所以比较容易做出成果。
另外有一点,很多数学类的奖都不评选四十岁以上的数学家。
所以一个数学家到了四十岁都没能研究出成果取得一定成就的话,基本就凉凉了,严重点的可以直接改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