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戴尔丘陵-《狂野北美1846》


    第(2/3)页

    相比较芝加哥会战前,北方军总兵力一度达到183万鼎盛时候,如今美联邦总体军事实力削弱了三分之一,且葬送的是有大量作战经验的野战部队,例如南下的谢尔曼兵团,防守堪萨斯城的佐治亚兵团等等,损失不可谓不大。

    而美联盟国(南方)经历四年战争,如今总兵力约84万余人,其中东线战场总兵力62万,西线战场和南部各州警备兵力约20万,主要集中在辛辛那提一线,约占7成左右。

    美联盟国(南方)因为国内人口基数太少的原因,总兵力一直处于弱势,从来就没有超过百万之数,如今的84万总兵力已经是竭尽所能。

    而且越打越少,没有补充来源。

    若非与大唐王国在年初达成同盟协议,此刻美联盟国(南方)已经一溃千里战败了。

    在华盛顿至里士满之间纵深约150余公里的东方战线上,美南北双方重兵云集,舍生忘死的厮杀战斗,争夺着每一英寸的土地。

    迄今为止

    南北双方尚未分出明显的胜负,都在咬着牙坚持到最后一刻,誓言绝不放弃。

    而在整个西线战场,由于大唐王国的果断出手,兵锋锐利宛若野火燎原,已经彻底扭转了美联邦合众国(北方)全面占优的局势,将北方军打的节节败退,丧军失地。

    底特律可以说是西线战场最后一个坚固堡垒,守不住这里,可以说整场战争大势已去。

    整个北美战场将会聚焦于美国东部,大唐王国和美联盟国一西一南联手夹击,而美利坚合众国(北方)败像尽显,剩下的只是苦苦挣扎。

    想要扭转败局,只能祈求上帝保佑!

    塞缪尔-布朗中将作为美北方军高级将领,深知坚守底特律对整个大局的重要意义,他也是从芝加哥战役中撤退出来的老将,知道“久守必失”的道理。

    既然大唐王国北方军团意欲一口吞下他的部队,那正中下怀,索性将蛋糕做大了来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如今的底特律城中可谓是重兵云集,单论兵力的话并不逊色于北方兵团,甚至略有超出。而且美军手握着大量的黑人炮灰和强行征募来的白人乡民,实力相当雄厚。

    第1次底特律会战后,塞缪尔-布朗中将手下尚有19.6万白人守军,13.7万黑人兵团,再加上10余万强行征募的白人农夫,可用兵力达44万余人。

    今日一战即便损失了近5万,还有39万兵力。

    塞缪尔-布朗将军通过兵力调动,在底特律城内只留下10万白人守军,而把大量的炮灰部队调集上来彻底不停围攻第三军,意图彻底歼灭之。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戴尔丘陵只是芝加哥以南12.5公里的一处低矮丘陵,长约6.7公里,宽不足2公里,由大大小小27座低矮丘陵组成,高的百余米,低的三四十米,算不得什么险峻的地形。

    第三军剩余的近3万部队龟缩在戴尔丘陵中,依托着胸墙壕沟防御作战,拼命抵抗,其背后就是一条30余米宽的河流。

    这样的地形,能玩出什么幺蛾子?

    从种种迹象来看

    这对底特律守军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战场环境,若是能够一战歼灭第三军,摧毁或者俘获河对岸的两座海岸巨炮,给予北方军团重大打击,将能够保证底特律在未来的3~4个月内平安度过。

    最起码在北方军团实力恢复前,没有能力对底特律造成致命威胁。

    正是综合考虑到多种情况,塞缪尔-布朗中将这才怦然心动,稍做犹豫后便下定了决战决胜的信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个多钟头后

    夜幕笼罩了大地,血腥的戴文丘陵战场枪声渐渐稀落,一处接一处的篝火点燃起来,在这个空旷的荒野上繁星点点,驱散漆黑的夜色和寒冷。

    戴文丘陵以南的海岸巨炮营地中

    一间遮蔽严实的半地下指挥部里,北方军团司令长官陈川上将,副司令长官乔治-拉比奥中将,第一军司令长官麦孝祖少将,第二军司令吴虾(虾仔)少将,第五军司令詹姆斯-卡恩少将等一众高级军官俱都在坐,神色严肃的听着兵团参谋长传达的最新战略部署。

    既然是圈套,怎么可能没后招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