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送上门的山东总兵官印-《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第(2/3)页

    刘明遇一拍徐猛的脑袋:“笨,笨,笨死了!”

    “侯爷,你别冤枉人,我对你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说你笨,你还不承认!”

    刘明遇叹了口气道:“就凭咱们这关系,你当了山东总兵,我让你办事,你会不办吗?”

    “侯爷放心,你要是要俺的脑袋,俺这就砍下来亲手送上去!”

    “我要你的脑袋有啥用!”

    工业化这头怪兽,一旦放出笼,就天然的具有超级扩张性。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自己的国土上提供所有的工业原料,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自行消化所有的工业产品。

    对殖民地的需求,在工业化开始的第一天就被决定了。

    刘明遇一直在为大宁日益扩大的生产量,而寻找新的原村料产地以及倾销地,大宁那可怜的内需要,只能通过战争消耗过剩的产能,只能靠陆路运输,运往中原,可陆路运输那点可怜的运输量,显然无法消化完全,进一步影响到扩大再生产的流程。

    而山东是一个经贸发达的省份,它背后站着整个北直隶和中原大地,甚至可以远达江淮、四川,如果能打开这片广阔的市场,以小小的大宁而论,今后很长时间可以不用担心产品销路。乱世之中,绝难独善其身。

    怎样对付游牧民族,为什么从治世、乱世交替,一次次建设起灿烂辉煌的文明,又一次次被野蛮落后所毁灭?

    这个命题在五胡乱华、在宋元之交、在明清鼎革的时候,都有无数人思考过,他们上下求索他们昼夜苦思,但没有得出最正确的答案。

    历史给了毫无争议的答案。

    曾经纵横草原的天之骄子、上帝之鞭们,在工业化的近代军队面前,软弱得不堪一击。游牧民族天然的骑兵优势、嗜血杀戮和精良箭术,被钢铁和火药轻而易举的撕成碎片。

    战争,从体力、马匹和凶残程度的竞争,变成了工业生产能力、人口素质和整体社会结构的竞争。农耕民族从此取得了对游牧民族的全面优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