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裴小二以前是不信神的,可以说对这些神鬼之说嗤之以鼻,但现在官兵对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就算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裴小二,都不得不寄希望于这些虚无缥缈的神鬼身上。 左良玉,曹文诏,卢象生,这三个人都是一时人杰,都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现如今,这三人竟然连袂前来。可以说,此时整个裴家军已经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局,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他现在已经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加大向南,探查伏牛山的力度,如果能在伏牛山山脉之中找到一条,可供数万人通行的通道,固然最好,但万一一无所获,他也不能在这儿坐以待毙。 那乔淳之计策,则是裴小二的备选方案,只不过,抛弃百姓的名声,不能落在他的身上,必须有人来背这个黑锅,要在他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甚至关键时候能将他暂时“囚禁”,强迫大军改变策略,逼迫后军去打这个头阵。 只有这样,自己的名声则不会有丝毫损毁,反而有可能因此会更上一层楼。 而这个人也不能是武将。虽然,武将可能执行这个计策的效果会更好,但此计说到底还是一场叛乱,一旦施行,则意味着武将有叛变的先例。 任何事一旦有了先例,那么就会有追随者。裴小二要做到对武将,对军队绝对的控制,故而绝对不能开这个先例。 思来想去,裴小二看中了文官的领袖刘先春。 首先,文官的“叛乱”对整个大局影响不大,其次,文官顶撞皇帝,让整个天下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在历史上也已经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在朝廷,在民间,在所有人的认知中,这都是一种正常的事,对士兵们冲击也会更小一些,更加能接受一些。 至于这件事对刘先春所造成的损失,只能等日后想办法慢慢弥补了。更何况,刘先春怕也巴不得如此,因为一旦如此做了,则代表着文官集团在裴家军的地位急速上升。 这其实对裴家军来说,也是有利的,官府的那种文贵武贱的传统固然有问题,而裴家军现在重武蔑文也不正常。文武均衡共同发展,才是正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