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兄弟相争-《重生之金融风暴》
第(2/3)页
这几年,吴家大权旁落,篡权者一改吴高建的保守政策,大力推动永隆进入非利息产业,成绩斐然,更加剧了小股东对吴家的失望。如果吴高武把他这一支握着的股份出售,吴家就真可能要被逼出永隆管理层。
在香港本土银行中,永隆银行可以说是最早创立之一,前两代掌舵人手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更在80年上市,在八十年代初,凭借悠久的历史与品牌价值,永隆银行在香港的二十多家分支机构拥有一批忠诚度很高的中小企业客户。
直到交到吴高建手上,吴高建制定的政策趋向保守,错失了与时代共发展的最佳良机,才导致永隆逐渐被后来者赶超上去,那些小股东一直对吴高建颇有诟语,奈何吴家握有绝对控股权,吴高建又一直获得他父亲这个创立者的支持。
“这么多年了,难道你还没看清么?此时此刻的吴家已经不是当年的吴家了,吴家已经没落了,难道你非要等别人把你从董事长位置逼下来,你才认清现实?”吴高武眼内闪过一道悲哀。
自被迫退出永隆后,吴高武一直闲在家里,或许是旁观者清,逐渐看清了吴家的困境,开始时他也曾花时间去培养子弟,最终发现,吴家子弟已经糜烂到了骨髓里,早已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只要股份在我们手上,谁也不能从我们手上抢走永隆,我们吴家总有屈起之日的。”吴高建有点歇斯底里。
“屈起?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这只不过是你一厢情意的想法罢了。这几年,你一直高高在上着,何曾去了解过尚笙他们的想法?你知不知,尚笙他们早就恨不得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快点进入棺材,他们好分家产。”吴高武仰望着吴高建,嘴角抹着一道不肖。
吴家掌握着永隆近50%的股份,其价值在130亿左右,再包括一些永隆附属公司的股份,整个吴家的财富约170亿港元。
股份计价的都只是纸上财富,吴家对绝对控制权看得相当重,除了92年因发展战略的需要,以换股的方式将永隆10%股份换给新加坡发展银行外,吴家从不放出手里的股份,更不会拿永隆的股份套现。
维系吴家庞大开支靠的就只是股份分红,97亚洲金融中,香港受伤彼重,吴家旗下的产业同样在灾难中损失不少,所以,最近两三年吴家也和很多大家族一样,不得不节减开支,底下那班纨绔子弟早就怨声载道。
“你乱说!我知你一直在对我当年把你赶出董事会的事怀恨在心,你作出来这些,只不过是想得到董事长的位置,你不就是想要董事长的位置么?只要你不卖掉股份,我把董事长位置让给你。”吴高建冷笑着说。
“董事长?”吴高武嘴里轻轻念着这个词,当年他为了得到董事长之位,确实下了颇多手段,最后还偷鸡不成把米蚀,被吴高建赶出了永隆,但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这几年的修身养性,他早就看开了,只是吴高建却一直不信,总认为他是在暗中阴谋行动,总会在某一天跳出来再次夺权,对他防之甚严。
若五六年前,听到吴高建这样说,或许他还真心驰意动,这近十年的闲赋在家,看到了一些吴高建这个当权者所看不到的东西。
吴高武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早就和你说过了,什么董事长,什么家族权利,我早就看开了,只是你一直不信。我知你也是在为吴家着想,但吴家的情况,请你好好看下,看下咱们那些子弟是怎样生活的,看下咱们那些子弟是不是还真有希望让吴家屈起,现在的吴家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吴家了。我们都就要七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是半只脚踏进棺材里了,你们还能为他们撑多少日子?”
第(2/3)页